close

古意灘音-1    

【推薦出版】新北市政府出版的《古意灘音》(2014-10),作者 / 楊迺仁(世新大學講師)

►►閱讀汐止文化網


►文  /  楊迺仁

從文化書寫到虛擬文史空間的建築者-鄭維棕

為了讓各界了解地方文史,除了官方機構,例如公共圖書館會蒐集、整理、保存地方文獻外,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也同樣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如丁正璽導演,留下了「汐說從頭-水返腳」紀錄片;汐止區調解委員會主席王安成,則保存許多汐止當年煤礦的照片、工具及各類紀錄;而調解委員胡朝進、創辦「水返腳藝文中心」的高燈立、樟樹國小校長黃鈺樺等人,也都為汐止文史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及文字記錄。

 東山煤礦-1-3

 

王安成的礦物博物館(五堵),高燈立 / 攝影


 

更重要的是,這些地方文史工作者,其實彼此都有密切聯繫,相互協調及分工合作,共享許多得來不易的資源,進而保存不少汐止文獻、文物及檔案。但另一方面,如何去蒐集、保存、整理及運用這些文史資訊,讓更多關心汐止文史的民眾,能夠更進一步地接棒努力,也成為文史工作者關切的話題。

而一樣是對汐止文史無比關心,曾經在自由時報、商業週刊擔任記者的鄭維棕,卻選擇了一條與其他人不同的道路。他決定成立「汐止文化網(http://www.sinew.idv.tw)」,透過虛擬網路保存汐止人文史料,替地方建立文史資料庫,但對鄭維棕而言,他大的期待,是希望能建立一座有關汐止文史的「虛擬圖書館」,讓汐止文史能夠流傳的更長、更遠。

我在水溝裡漂浮著我的紙船

被問到自己為什麼會對汐止文史,有這麼大的使命感,鄭維棕先是引述了印度詩人泰戈爾在《飄鳥集》裡的一段詩句:

記得在我童年的一天,我曾在一條水溝裡漂浮著一隻紙船。

那是七月裡一個潮濕天氣,我獨自一人,玩得很是開心。

我在水溝裡漂浮著我的紙船。(糜文開翻譯)

鄭維棕回憶自己就是一個在汐止山水之間長大的小孩,不僅享受過泰戈爾所說的「我在水溝裡漂浮著我的紙船」,更深深的感受到「每個人其實都是立足於土地之上」的重要性,不僅讓他一生對自然與土地始終懷著一種敬意,對於他自小生長的地方-汐止,更有著深深的使命感,立志要將汐止的故事寫出來。

 

照片翻拍《古意灘音》


 

即使汐止從質樸走向華麗,土地不斷地被撕裂,河川在變形的公共政策下,也不斷地被隔離,變得越來越不可愛,越來越無法親近,甚至有人直到象神及納莉颱風為汐止帶來嚴重水患之際,很多人才知道近在咫尺的基隆河,對汐止有多麼重要,但鄭維棕仍然不改其志,始終對汐止文史,抱持著關注的態度。

鄭維棕更因為自己從事新聞工作,有隨身攜帶相機的習慣,當時正好也是汐止發展最快,從傳統鄉鎮向都市化轉型的階段,但也因此擠壓到地方傳統文物存在的空間,許多百年古厝因為改建為住宅商辦而被拆除,傳統老店因為道路拓寬或土地徵收而被迫搬遷,目睹這些汐止文化資產一個接一個的消失,讓鄭維棕產生一種使命感,約在1991年開始,鄭維棕開始將他個人的時間,投入在地方文史的攝影上,希望至少能為汐止留下一些珍貴的影像紀錄。

「做這件事,從一開始,我就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這裡發財。更沒有想過我要用什麼商品去感動人,讓更多的人來買我的商品。」鄭維棕說:「我只是想把對土地的感動書寫下來,回歸土地過去面目,如此而已。」

為了記錄汐止發生的點點滴滴,鄭維棕不但沒有因此賺到什麼錢,甚至還差一點賠上性命。1998年,瑞伯及芭比絲颱風接連來襲,重創汐止市區,鄭維棕沒有等大水退去,就去拍攝汐止災民如何抵抗水患的畫面,卻在返家路上,車子因為路面嚴重積水而失控撞向電線桿,相機也因此被泥水吞噬,好不容易死裡逃生的鄭維棕,第一時間不是逃命或搶救愛車,而是拿起備用的傻瓜相機,繼續他的紀錄工作。

「我常一個人騎著車到處逛,經常走著走著,就發現最漂亮的水源地,竟然已經被倒滿了癈土或垃圾;颱風一來,廢土崩塌,整個往下流沖,市區當然大淹水……」那些觸目驚心的震撼,更加深他投入地方文史紀錄工作的意願。

 

拍北二高時陷入泥沼的鞋子


 

鄭維棕認為,做文史工作,最需要關心的領域,其實公共建設與環境,而這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多數人其實沒辦法處理,主要是靠政府治理,但民眾雖然可以提供意見,卻不見得能阻擋可能會造成文史傷害的政策。

例如,野溪整治應算公共建設,但它也是整個城市景觀的一部份;政府在打造山區的道路景觀時,山路要怎樣開?是否要建山林步道?這些都是公共建設,但也都會直接影響人文景觀和發展。

事實上,很多文化議題都和公共面有關聯。如古厝保存或河川整治,會涉及到許多相關法規。「人民為什麼要去保護古蹟?如果背後沒有一個政策做支撐,誰不想把古厝拆掉,換成比較有經濟利益的大樓?」鄭維棕說:「公共建設也包括河川整治,基隆河可以用一道水泥做堤防蓋起來就好了呀,為什麼要用『生態工法』整治?所以做人文的,對公共領域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些想法。

其實一般民眾,對於很多文史領域珍惜的事物,未必會支持。「以古厝為例,只要被列為古蹟,你就不能動。原來一棟十億的房子,現在一千萬都賣不出去,政府如果不提供政策優惠,我私領域的東西,為什麼要被你劃為古蹟,然後一文不值?」鄭維棕說:「我住的不舒服,還要花很多成本去管理,想動一下都還要跟政府先報備,誰受得了?」

因此,鄭維棕認為,在關心地方文史發展的同時,有時候是個「記錄人」,好比報導文學一樣;有時候你也是「催生者」,因為接觸公共面,勢必得跟政治人物打交道,提出一些重要的概念,希望能促成重要的政策誕生,但要如何產生影響力,也是文史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

從實體世界到虛擬世界

鄭維棕總結從事文化推廣工作二十多年來的經驗,做地方文史工作,他深深相信,關心地方,自然就會有些人脈,但想要把「人脈」轉成「錢脈」卻很困難,所以一定要做好長期抗戰,不能只是想到短時間的衝刺,否則很快就會沒力。

因此,鄭維棕真正想做的,其實是一種教育、是一種影響力,形成一種論述力量。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讓更多人看到汐止文史的重要性。

鄭維棕想到,他必須建構一個平臺,將各種觀念、論述、紀錄轉化成文字、影像、影片,在這個平臺上現身,讓人有機會看到及深思。他也曾經推過地方刊物,但自從網際網路興起後,鄭維棕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深深的相信,網路會是汐止地方文史紀錄最佳的紀錄平臺,「汐止文化網」也就因此誕生。

現在看汐止文化網,或許不像現在網站,有讓人驚豔的網路技術或特效,但其實網站成立的1990年代中期,臺灣的網路世界根本就是一片沙漠,Windows XP甚至都還沒有問世,也沒有所謂的「智慧型手機」,但鄭維棕當時就相信,網路時代的來臨,可以打破傳統「媒體」與「通路」的桎梏。一個完成的網路,本身就身兼「媒體」與「通路」的角色,而且因為它的花費比起傳統媒體還是比較低廉,對財力有限的文史工作者而言,網路才是紀錄及推廣地方文史的最佳平臺。

此外,網路比一般傳統媒體還具吸引力的特色,就是家族或社群的營造,透過家族的串連,每個網站可以「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彼此行銷」,客群相互交流,為彼此提高曝光度,同時創造更多的商機。

線上遨遊  彈指之間了解汐止文史

1987年琳恩颱風汐止淹水

 

1987年琳恩颱風汐止忠孝東路淹水情況(黃明威 / 提供)


 

進入汐止文化網,只要點選左方的「汐止五寶遊」,您就可看到鄭維棕整理有關柞埤古道、磐石古道、姜子寮古道、茄苳古道及白雲古道等「汐止古道五寶」的圖文說明,而且還附上動態地圖,讓想要親臨汐止古道的民眾,可以迅速掌握相關資訊。

在網頁上也列出汐止的諸多重要景點,如茄苳瀑布、新山夢湖、鹿窟等資訊;許多重要史蹟,如杜月笙墳墓、中正老街、站前蘇厝等,也都有列出基本的參觀資訊。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由經營煤礦及金礦而致富的周在思,建於1899年的「周家花園」,這座花園當年與板橋的林家花園、霧峰林家,並稱為「臺灣三大花園」,古厝本身佔地四百坪,花園佔地一千二百坪,後因家道中落,所有權最後轉移到陽明海運,卻在200917日遭到拆除,令不少汐止人與珍惜臺灣文化古蹟資產的人都感到相當痛心。

所幸在鄭維棕的努力下,許多珍貴的照片都保存在汐止文化網上,而且鄭維棕還透過專訪周家後人,還原周在思當年的意氣風發,也讓人們看到汐止當時的風華年代。雖然當年也有不少文史工作者撰寫相關內容,但多半都是以出版平面刊物為主,像鄭維棕一樣自建網站平臺,可說是絕無僅有。

更難得的是,許多汐止的特色店家,也都可在汐止文化網上找到相關資訊。如建順茶行、百年紅龜店、福樂唱片行、如意茶房等,已經有官方網站的店家,汐止文化網僅做了超連結,但也有些店家,例如百年歷史的建順茶行,網站上就保存了鄭維棕當年專訪的文章,也保存許多老照片,忠實紀錄了汐止茶業的興衰過程,讓古老的茶行,也能跟得上網路時代。

這些正是鄭維棕建立汐止文化網的原因之一,同時他更進一步希望,協助北臺灣一些「老店」e化。鄭維棕認為,傳統產業雖具有深厚文化內涵,但是在競逐激烈的市場中,這些深具內涵的老店,往往不敵商業競逐的殘酷,面臨凋零與倒閉的命運。就像現在臺灣各地的雜貨店一樣,在現代便利商店的競爭下,一間一間的不見,最後只能在「回憶」中回味同樣的窘境。

「古蹟與老店,都要面臨殘酷的競爭,透過e化的過程,老店也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鄭維棕說道。因此,不僅利用汐止文化網紀錄古蹟建築,也希望能讓百年老店,一樣跟上網路時代的腳步。

 透過網路,文史資料的保存、查詢及流傳,也變得更加容易。鄭維棕表示,以前很多史蹟巡禮活動,都會找他去解說,但活動一結束,其實什麼都沒有留下。如果將文化放到網路平臺上,這個平臺可以作為教育資源,作為資料搜索資料庫,甚至比報紙還有價值和影響力。

 二十多年來,鄭維棕一直秉持這樣的信念,一步一腳印,建構了汐止文化網,也留下了許多汐止文史的紀錄,汐止文化網目前累積點閱人次已突破200萬人次,但由於汐止文化網無法帶來直接收入,加上維護網站,不僅需要技術能力,更需要人力及時間,加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網站內容其實已有點老舊,許多連結也已經失效,亟待尋找解決之道。

 鄭維棕表示,因為資料轉檔等技術問題,其實還有許多資訊沒有放到網站上,未來有機會解決技術問題,汐止文化網未來會持續為汐止文史紀錄盡更多的心力。

 從虛擬圖書館到文化知識庫

 

▲白雲分駐所,最早稱為十三出張所

 


 

其實近年來,地方文史已經受到愈來愈多的重視,各地文化局無不卯足全力,針對地方的文物、文學、藝術家以蒐集、整理、出版,不但出版為數眾多的書籍刊物,也辦理許多展覽活動。

 其實任何地方的歷史資料、地理資料、藝文活動、出版品,應該是由地方的公共圖書館配合地方特性與需要,蒐集、整理、保存並謀求普遍利用。陳其南教授曾指出,地方文史不僅記錄了地方發展的歷史,也呈現了地方發展的現況,居民藉著這些紀錄與成就,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公共圖書館應發揮它在文化上的任務,扮演著滿足文化需求的角色。

但目前的公共圖書館,普遍沒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和固定的經費,去執行地方文史相關作業,地方文史工作者因為熟悉當地資料、資訊來源,往往比公共圖書館更了解當地地方文史,也彌補了公共圖書館的不足之處。

 雖然國家圖書館,已開始將地方文史資料數位化,如「臺灣地區地方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也建置「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資料庫,但僅以汐止文化網上的資訊為例,就比「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資料庫裡面的汐止資料,多出許多,可見汐止文化網難能可貴之處。

 

被陽明海運偷拆除的國寶級古蹟的周家花園


 

事實上,鄭維棕也期待汐止文化網,能夠朝向「虛擬圖書館」的方向發展,最後更能夠成為一個地方文化知識庫。知識庫的存在價值,在於可以讓每個人想要找相關資訊時,可以很容易執行,但知識庫不能只有建立,還應該要認真維護及推廣,持續進行重要人物訪談、重要建築物拆遷過程的紀錄等工作。

 「網路的親近性及便利性,讓地方文史更有發展空間。」鄭維棕說:「現在就有很多學校的鄉土課程,都是透過網路尋找資訊,地方文史就會有很大的機會深入教育。」

 此外,許多文史資訊其實不見得容易親近,很多人看到古厝,只會覺得斑駁雜亂,不懂值得重視之處。「但在網路上,配合照片撰寫故事,可以建立讀者與這些古蹟的情感。」鄭維棕說:「只是看到硬體無法產生感情,如果能先看過知識庫上的故事,看到古厝時才會想接近,才會有想像,也才會愛護。」

 「文化、史蹟、歷史,要源遠流長,必須要讓多數的人很容易取得資訊,只有透過私財公共化的概念推展,才可能達到。」鄭維棕說:「私財公共化,最好的平臺就是網站,讓多數民眾在家裡,很輕易看到家鄉的故事,這樣文化不僅有趣,而且很簡單、很方便就能取得,自然關心的人就多了!」

 回顧過去二十多年來,對汐止文史努力奉獻的過程,鄭維棕指出,整個臺灣不斷地轉變,價值在轉變、核心觀念在轉變、親情友情在轉變,幾乎所有看到聽到的東西都在轉變。許多暢銷的商業雜誌不斷的催化我們「成功的典範」是什麼,告訴我們「什麼才是致勝的關鍵!」然而,吸收這樣多的資訊,我們到底成功了?這些資訊到底是「知識」?還是「垃圾」?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汐止文化網就是用這樣簡單的觀念,鄭維棕不僅希望能紮實的記錄臺灣地方文史知識庫,同時結合網路科技技術,建構「地方虛擬圖書館」,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讓更多的老人、中壯年記起「記得我在童年的一天」那種愉悅,為我們的下一代營造土地的親情,給孩子一個土地的夢想。當我們這一代不斷的耗掉豐沃的土地資源時,是否也該回頭為孩子保留一點土地的身世記錄與圖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niel Cheng 的頭像
    Daniel Cheng

    汐止文化網--https://iformosa.org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