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古道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美麗夷洲協會十多年來長期營造四分尾山的蝴蝶園區,更出版兩大《紀實》巨冊書籍

▲《探索四分尾山紀實》(一),2013年6月,台灣美麗夷洲協會出版,共282頁。


 

文 / 鄭維棕

四分尾山位於大尖山,生態非常多元,台灣美麗夷洲協會從2012年6月起,開始在此地舉辦「四分尾山社區林業初階解說志工培訓」,並結合汐止文化網、白雲社區,由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經費補助,開始大量的在四分尾山從事踏查工作與研究,在志工與老師及協會團隊的努力下,發覺出豐富的生態多元性。在46堂課的鑽研下,學員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探索出四分尾山是汐止豐富的生態聚集處。而蝴蝶的生態營造,更讓園區成為蝴蝶漫飛得天堂,四分尾山成為北部甚至可以說在台灣重建蝴蝶王國的重要基地。

而多年踏查的結果,陸續出版了《探索四分尾山紀實(一)》、《踏查四分尾山紀實(二)》兩本巨冊。在侷限的經費下,協會理事長溫海濤大方的自己掏腰包,掖注所有出版經費,讓所有團對非常感動。而這兩本重要的在地出版書籍,已經成為研究汐止學重要的參考書籍,對於豐富汐止在地學與文史研究,功不可沒。

▲《踏查四分尾山紀實》(二),2015年3月,台灣美麗夷洲協會出版,共257頁。


tag:探索四分尾山紀實、踏查四分尾山紀實、四分尾山、大尖山、出版、研究、教學、溫海濤、廖學廣、鄭維棕、翟慧美、台灣美麗夷洲協會、美麗夷洲協會、協會、古蹟、史蹟、古厝、古道、生態、蝴蝶、秘密基地、鹿窟事件、鹿窟、李石城、汐止學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鄭維棕    照片 / 鄭維棕、 劉昭輝

小坑古道過去是住在小坑的人們,要通往汐平路,然後到保長坑或汐止街上重要的要道。

huang 
著名的東山農場的黃聰明

過去這條古道,路幅非常小,只能夠供一個人走路,住在小坑山上的人,要到保長坑、汐止街上,都必須經過這條古道一路走下來,然後接上主要的道路汐平路,再到外地就學或就業。對住在小坑的人來說,真的很不方便。

而住在山上的人,過去主要以養豬、養雞、種田為主。著名的東山農場黃聰明(已經過世)就是以養雞出名,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黃聰明就開始養雞,當時沒有車子,路又非常小,剛開始都是以人力搬運的方式,將肥料從汐平路搬到小坑。而剛開始的時候,住在小坑的人貨物也無處放,就都放在我的姑丈在汐平路小坑路口的雜貨店,然後,住小坑的人就慢慢的把貨物搬到山裡的家。而我的姑丈也是當時汐止少數在家裡經營雜貨店外,還有幫農戶將稻子烘成米的「米阿間」(台語,就是現在的碾米廠),許多汐止的農家都把收成的稻子拿來姑丈的「米阿間」碾米。

小坑雖然偏僻,但是我讀東山國小的「教導」叫黃添丁,也住在黃聰明旁。讀小學時,學校有「教導」,我以為全台灣的學校都有「教導」。後來才知道這是體制外的一個名稱。因為我們的「教導」不具備成為校長的資格,因此,在校長底下設一個「教導」。有一陣子我讀書的東山國小校長沒了,我們的「教導」黃添丁代理「校長」,等到校長來了(我記得好像叫張金獅),教導又回復他的教導身份。後來,教導也是在這個職務退休的。

教導黃添丁有一個兒子叫黃文彬,原本大我一屆,好像考上復健科時不要讀,重考,後來好像上了國防醫學院,現在在振興醫院當醫生。算是小坑,甚至是東山國小比較出人頭地的人才。

小坑古道原本僅有汐平路一個出口。後來廖學廣當鎮長時,把整條古道拓的更寬了。同時,也將東山國小後面的路段也打通了,另外,又開通了小坑通往四分尾山的路段,讓整個小坑古道變的四通八達。但整個路段走起來,時間變長了,也虛耗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

_9190001.jpg

吳素蘭的老家石頭屋石頭推砌不同

_9190004.jpg

昆蟲(臭蟲)

_9190005.jpg

爬坡路段

_9190007.jpg

爬坡中

_9190008.jpg

蝴蝶採蜜

_9190009.jpg

青翠的綠葉

_9190010.jpg

昆蟲

_9190011.jpg

這是繡球花嗎?

_9190013.jpg

小花盛開

_9190014.jpg

母獅

_9190015.jpg

公獅

_9190017.jpg

編織成不同的圖案

_9190018.jpg

編織成不同的圖案

_9190019.jpg

蝴蝶採蜜中

_9190023.jpg

水池旁的窯

_9190024.jpg

被車輛壓死往生的雨傘節

_9190025.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26.jpg 

鍬型蟲

_9190028.jpg 

人面蜘蛛

_9190030.jpg

檳榔

_9190031.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32.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33.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34.jpg

遠看基隆河畔屋成群

_9190035.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36.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37.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38.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39.jpg

失序的桐花

_9190003.jpg

走一圈下到東山國小等社區巴士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茄苳古道健行   劉昭輝 / 攝影

 學期開學第一次活動,

老師都會安排先走茄苳古道,

雖是同一行程,路徑還是有些變化

順便讓新學員了解課程活動進行方式,

也可了解新成員的體能狀況

_9120001.jpg 

老農夫80幾歲在溪旁種菜並在溪旁洗菜,再送去市場賣

_9120002.jpg

走著走著看到一個山洞

 

_9120003.jpg

好奇往前看可能是防空洞

 _9120004.jpg

在這看石碑刻萬應公,旁置放一尊土地公,很奇怪的組合?

_9120005.jpg

煤塊推,汐止是產煤的重地,現已停產,原來旁有翻砂工廠

  _9120008.jpg

來到這茄苳老樹,茄苳街因此茄苳樹而得名

_9120009.jpg

茄苳老樹樹葉茂盛

_9120014.jpg

廟宇伴隨著茄苳老樹

_9120016.jpg

來到這片青翠的樹林間合影

_9120019.jpg

這昭和時期建的石橋,現在維持良好,很有意境

_9120022.jpg

河流落差產生的小小瀑布

_9120026.jpg

五月開的油桐花,現在9月仍在開花,植物也會亂了時序

_9120027.jpg

來到茄苳瀑布

_9120030.jpg

先到下層拍茄苳瀑布全景

_9120032.jpg

同學陸續來到瀑布前

_9120035.jpg

瀑布前留影 

_9120037.jpg

再到上層拍茄苳瀑布

_9120045.jpg

在茄苳瀑布下方馬路邊全體留影

_9120049.jpg

回程看到一大群山友約百來人,準備登山集合中

_9120053.jpg

鄭氏祖厝為鄭經後代

當年因施琅擊敗鄭克爽時

逃至北部

到此定居

_9120054.jpg

鄭氏祖厝龍邊的石頭厝還保存良好

_9120055.jpg

回程看到對面出發時經過的橋樑

_9120056.jpg  

在回程路上抬頭看到這兩棟大樓間有一通道相連,讓人好奇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繪圖 / 鄭維棕  照片提供/ 賴廷雄                

柞埤古道是平溪居民沿著菁桐古道到汐止一條相當重要的古道,沿著柞埤古道,可以到鴣鴣崙,然後沿著小坑路,順著東山居民到汐止的重要要道--汐平路,然後再到汐止或台北。而這條古道過去在仁愛橋附近,有吊橋遺址,過去不用溯溪,可以通過到仁愛橋另一端,然後沿著保長坑溪上游旁的小路,通到磐石嶺,對於要到汐止的平溪居民,也是一條不錯的道路。

2004_0523_101840AA

柞埤古道,賴廷雄 / 提供

祚埤古道  

  巡禮這條古道,需要注意幾件事:

 1.古道巡禮時間:來回約3小時。

 2.難度:中難度。因為古道末端,有很長的一段是沒有路,必須「披荊斬棘」,同時,最後段必須溯溪而下。

 3.適合對象:年輕、中壯年,身體狀況良好者。尤其對於喜歡探險且溯溪者,本古道是相當棒的選擇。

2004_0523_083010AA

 ●可開車直接到汐止市,沿著大同路或新台五路進入汐平路,從東山國小直接進入步道。若是坐車,則可以搭到汐止火車站或客運車站,再搭往汐平路的社區巴士,在東山國小下車,然後從東山國小往前走100公尺,向右轉進入此古道。

2004_0523_084017AA

 ●本古道有一段溯溪而下的路程,因此建議必須攜帶溯溪用具。同時,古道的路況相當不好,必須耗費3--4小時時間,雜草叢生,末端又有溯溪,可謂是一條「工程浩大」的登山活動,建議要爬這段古道的人,最好結伴同行,同時工具也要完備。

2004_0523_095542AA

2004_0523_104827AA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鄭維棕

如意健行隊在汐止社區大學教師隊長黃福松的辛苦經營下,目前已經成為汐止社區大學火夯的課程,報名的學員眾多,除了老面孔外,每期都有不少新增的新學員加入,每週六不管是汐止或者更遙遠的宜蘭、新竹等名勝覽區,學員都參與熱烈的加入健行隊的固定密境之旅,不僅向心力超強,更在大夥的努力下,成為目前汐止社區大學活躍且非常有特色的課程之一。

IMAG2074

黃福松老師(左二)、高明清伉儷(左三、四)、賴廷雄伉儷(右一、二)和作者(左一)一起品茗、欣賞音樂和閒話家常。

黃福松老師不僅是社大講師,他的專長特別是品茗和紫砂壺的研究,非常透徹,幾十年磨下來的功力,已經成為霸主一方了。而他的黑膠唱片,收集更超過千張,在如意茶房,不僅可以享受登山、品茗,更能享受難得的音樂之樂。

039

如意健行隊到雙溪旅遊健行 

我個人和黃老師相識幾十年了。當我還在就讀東山國小的時候,黃福松老師是汐止郵局僅有的四位郵差之一。那時候,送信要騎腳踏車,從汐止出發,當時沒有新台五路,他一路從汐止老街送到五堵、保長坑,再到汐止汐平路的東山國小。那時候,汐平路還是石頭路,坑坑洞洞,沒有柏油路。然而,年輕的黃福松老師一路上從汐止送到汐平路,不辭辛勞,把每一封信送到客戶家裡。以現在來說,這趟路如同汐止開車到台北一般,再加上幾十年前的汐止,多雨且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辛苦的過程一般人是難以想像的。

九五峰  

十年前如意健行隊的留影照片

也因為如此,直到今日,他的頭腦比起電腦還精明,說起過往的地址和人物,如數家珍。很多我們失去或忘記的人物和事情,問起他來,他幾乎能夠很精確的將人物、地址和所有的事情,詳述一次,他真是汐止的活字典,記憶深處都是汐止的人文故事,讓人很驚奇。

特別是這十多年來,成立如意健行隊後,走了每一條汐止古道,我們一起命名,一起推廣。我負責將書寫資料,建立檔案,並且做媒體推廣,讓汐止淹沒在蔓草間的一條條古道,不斷的現身在汐止人的眼前。在十多年前網路還沒有暢達前,建立了很好的資料和資源。再加上媒體和網路的推廣。原本在網路上幾乎很難找到的古道旅遊,如今,在網路上隨意搜索,都有一堆旅遊的人書寫的各種資料,不僅幫助這些古道被汐止與外地人重視,更成為行銷汐止最重要的人文歷史資源的活廣告。

也期待大家一起來參與保護汐止古道資產的行列,同時,一起為汐止逐漸散失的人文故事、資料做保存和建立的工作。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 / 劉家琛

 清朝時期先民翻山越嶺,跋涉山林,來往平溪、汐止兩地。挑扁擔運送大青、薯榔、糧食、茶、煙草、鴉片…等物質,而踏踩出來的一條山林小徑,迄今已百餘年,甚至更久遠的一條山路--菁桐古道。

 

 日據時代(西元1906年)汐止人潘炳燭發現平溪山區地層探勘蘊藏豐富煤田,隔2年顏雲年取得礦權並經營開採,並投入巨資進行開採,而移入大量人口,平溪成了礦業重鎮。雖開闢了平溪線鐵路,但以運煤為主,菁桐古道仍是通往汐止的要道。明治44年(1911年) 平溪隸屬台北廳水返腳支廳,為實施保甲政策,而將狹隘路面拓寬為六尺寬的「保甲路」,以利馬匹通行入山治理。古道原自保長坑,沿保長坑溪,東山溪岸入山,昭和14年(1939年) 保長坑至石硿仔拓寬為四公尺,可通行汽車。古道沿線所望見汐止至菁桐的高壓輸配電路即為昭和15年(1940年)所完成。

 菁桐古道如以汐平公路的最高點磐石嶺作分界,西段屬汐止出口應在東山路仁愛橋左側,東段就從磐石嶺下平溪由二坑出口至菁桐老街。

 大夥約好坐06:30社區巴士汐平線前往終點站仁愛橋,如果早一點可搭05:50早班直達磐石嶺,那就可省下一大段路程。當抵達仁愛橋時,歷經多次颱風與土石流,清澈的溪水與天然游泳池已不復見,河川整治工程正進行中,整個溪谷面目全非,正如同鄭金川兄報導的,被農委會一「整治」,不但壘石成趣的畫面不再,仁愛潭也一同消失,讓人對於這樣的整治,實在感到痛心及不可思議!

 從仁愛橋旁的產業道路往上走,是一段剛鋪上的水泥路,綠野阡陌,農舍園圃散居山林,沿途少數農家,心想政府真照顧這些偏遠地區農民,後才知道這裡就是某市民代表的老家,當然,並非是反對鋪設新路,菁桐古道汐止段開發甚早,沿途多有農舍園圃與礦坑,便捷的交通設施,對於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是絕對有幫助的。我們是偶而拜訪,而農民則是無論刮風下雨都得進出這條路。

 沿途遠眺對面的耳空龜山與柞埤內的舊吊橋,菁桐古道汐止段只剩中途一小段還維持著泥土路,依然散發著古道氣氛。但不知這泥土路段還能維持多久?開路紀念碑,是汐止段唯一的古蹟,是日據時期開闢汐止、平溪之間保甲路時所豎立的紀念碑,歷史約九十年。跟著登山隊懸掛的布條,踏上路旁小徑,穿過農家果園,接上新鋪設的柏油路,數隻藍鵲聒噪著凌空而過,隊友還幸運的撿到藍鵲掉落的長尾羽翼,不一會兒就接上汐平公路來到磐石嶺。

 磐石嶺是汐平公路的最高點也是汐止與平溪的分界,平溪段的菁桐古道政府正大力的整修中,採用生態工法,連排水系統都用竹子鋪設,成功與否只待時日來證明。

 進入平溪鄉境下坡而行,肉板卡、烏崎巢、雲霧谷、魔神仔洞、至菁桐坑,[肉板卡]一說是[肉崩嶺] ,昔日平溪居民多至汐止購物,夏天一大早出發離開汐止過[肉崩嶺]時,魚肉多已腐敗,故稱[肉崩嶺]。平溪段穹蒼鬱林極具挑戰性,沿途地形變化多端,平緩、陡峭、迂迴盤旋,正是登山者腳力的考驗。層層山巒、青山翠谷,植物資源豐富,原生林帶綠蔭濃密,四季的花草風情,鳥叫聲不絕於耳,頗富熱帶雨林的探險味道。基隆河源頭水淙淙,冰澈見底,頗有原始風味,遺留的礦坑口,昔時礦工家舍,礦場風味十足,引發思古之幽情,也是歲月的軌跡。沿途還有新鋪設的石階小道通往多處獨立家舍、廢礦遺址與石荀尖、薯榔尖等登山步道。古道路程汐止段約三公里、平溪段約四公里,行程約三小時,古道除了可作為叢林旅遊,探險、建身外,更可一探庶民生活的滄桑。


●坐火車或公車至汐止火車站轉汐平線社區巴士至終點站後開始健行,行程約三小時,回乘坐平溪線火車經瑞芳回台北,或台北客運到深坑木柵。

●自行開車者,可以在磐石嶺或四分尾山下車,然後沿著如意古道探索隊的指標前往。不過,必須有人接應將車子開走,否則不管從哪一端走入古道,回程再走回去開車將相當吃力。


●沿途無商家,飲食需自備,菁桐、平溪有風味不錯的鄉土小吃可順道品嘗。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