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 / 陳木城校長   汐止文化網    ○台灣公益新聞網   ○實驗教育論壇

要有一些仰望天空的人,
這個國家民族才有希望;
如果整個民族只關心眼前的事,
失去了期待和夢想還有未來嗎?

體制外的實驗教育故事

台灣體制外的實驗教育故事,起源很早,這些故事包括:

民65年成立台北師專芝山教育服務團開始,
民73年在宜蘭三星鄉成立森林小學,辦理假日學校。
民77年台北縣森林小學,從林口到汐止白雲。
民82年毛毛蟲學苑,後改為種籽學苑
民84年新竹雅歌小學,後併入大坪國小。
民85年苗栗全人中學,2009年正式立案。
民87年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95年結束)
民88年台北縣校園開放辦法。提出公辦民營辦法。
民90年宜蘭公辦民營辦法通過,設立人文中小學、慈心華德福學校。
民91私立康橋中小學成立,到此為止私立中小學18所成立

直到86年5月31日,《私立學校法》修正通過,政府開始開放國中小私校設立。88年6月23日,《教育基本法》第七、十三條,通過公辦民營、實驗教育政策。直到103年11月,「實驗教育三法」陸續公布,讓實驗教育可以在民間蓬勃發展。因應台灣社會急遽的發展,107年1月31日,「實驗教育三法」又再次通過修訂,又讓實驗教育將大專納入,也讓實驗教育又向前大跨一步。

切入這個世界的,
不是刀,不是槍,
而是你的觀點、見解,
還有你問了這個世界甚麼問題。

從實驗教育一路發展下來,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發問:

問題一

如果全國只剩下一所學校,那就叫做:
教育部立小學,教育部立國中, 
教育部立高中,教育部立大學,

這樣代表,我們的教育是進步的嗎?

從台灣整個教育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幾個數字顯示

1.台灣的國中小學有98%左右是公立的,家長還有多少選擇?
2.教育部透過大學評鑑、學費限制,把大學全部收編為國有,合理嗎?
3.我們學校教育要公共化?國家化? 公益法人化?還是可以產業化?

問題二

國際教育是世界趨勢,台灣不准成立國際學校,可以重新再思考,再定義嗎?

1.以前國際學校是為了外交人員子弟。 
2.後來,國際學校是因應跨國企業員工子弟。 
3.現在,未來,國際學校是國民的普遍需要。 
4.台灣沒有國際學校,只有外僑學校,還有以出國留學為目的的,遣送型的雙語學校或是國際班。 
5.國際學校的主旨是:培養國際移動的世界公民,不只是未來出國留學不歸。 
6.國際學校的新定義:不同國籍、民族共同學習成長的校園。他們的共同語言除了母語外,是:英語+華文+程式語言 
7.全世界國際學校最多的國家:中國>阿酋聯>泰國>香港>新加坡

問題三

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數位科技改變了教育甚麼?

1.技術,改變生產方式,改變了工具。 
2.工具,改變了速度,以及制度。 
3.計時工具:日晷、時鐘、手錶、手機 
4.交通工具:人馬、車船、高鐵、飛機…
5.通訊工具:狼煙、飛鴿、書信、電話、視訊、社群、手機、PC、 
6.顯示工具:黑板、白板、電子白板、螢幕、一體機…
7.影像工具:繪畫、照相、錄影、即時通訊、直播…
8.教學平台:LMS,TMS,台灣不是沒有,而是各自為政,多到分散各地,形同沒有共享平台。 
9.考試評量工具呢?診斷批改工具呢?觀察紀錄工具呢?

問題四:學校教學節數不能動嗎?

1.教學節數節節降低,23/26/32/35
2.國語節數:(9/8)-6-5-5-5節,為什麼?
3.英語教學節數:0-1-2-3,夠嗎?
4.資訊節數:0/0/0/2,小學不教了嗎?
5.數學:從3節增為4節,為什麼?
6.體育藝術:都是3節,怎麼配置?
7.本土語言:1-6年級必修一節,有何意義?

這些現象讓我們反省到什麼事情?

1.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節數,都在節節敗退之中。 
2.每次課綱制定,調整節數依據何在?淺化簡化? 
3.台灣教師的教學節數全球最低,依據甚麼?
4.為什麼上課節數政策上不敢動,不能動?
5.我們實驗教育可以動,要怎麼動?

問題五:學校在體育、藝術上教了孩子甚麼?

1.體育包含:體操、韻律、舞蹈、球類、田徑、游泳、騎乘、武術……
2.藝術包含:肢體、繪畫、美術、音樂、繪畫、工藝、勞作、製作、陶藝、紙藝…
3.每周3節,一位老師嗎? 一位老師樣樣都教嗎?
4.如果孩子不是體育選手,不是樂團成員,可以學好體育、藝術嗎?

1.技藝性課程,不是要越早開始越好嗎?
2.美術和音樂並為藝術課程,音樂和美術老師怎麼協同教學?不就都是分開排課嗎? 
3.體育和藝術是樣樣通樣樣鬆,能不能有所改變? 
5.培養多才多藝,有運動習慣、創造能力的孩子,我們的課程是否可以滿足所需?

實驗教育未來的天空

從上面的這些問題與反省,我們實驗教育未來的天空在哪裡?

1.政府控制國民教育的傳統思維,還會延續多久?改變是否在發生中?
2.美國的charter School 全部是公辦民營,英國的Academy Free School,要把全部的公辦學校委託民營,台灣的政府為什麼以公辦公營為主?
3.台灣的民間團體是否有足夠的多元,足夠的能量和公共形象,可以承辦更多的學校?
4.民辦的實驗教育重視快樂學習,在基本能力上的教學,社會買單嗎?沒有Magic,只有Basic,一直是主流思考。除非實驗教育自許為特教機構,專收不適應主流學校的學生,而不是不滿意的學生。 
5.台灣的實驗教育才剛剛開始,實驗教育三法之下的子法、相關法令都還沒有修訂出來呢!(文章取自實驗教育論壇)

 

陳木城
全國教育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全華國際實驗機構計劃主持人
臺北環境永續發展協會 榮譽理事長
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 副理事長
台灣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監事長
中華數位學習學會 常務監事
台灣電子書協會 監事主席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獨立監察人
台灣創意遊學協會 榮譽理事長
台灣老大人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第九屆理事長
歷任教師、主任、督學、視導,校長退休

arrow
arrow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