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文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照片 / 陳識元

歡迎今晚(2016年7月9日,18:30)大家蒞臨汐止秀峰高中體育館(汐止忠孝東路201號,汐止火車站旁),一起欣賞仲夏夜的音樂會。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淑娟  

▲資深媒體人吳景祥(右)與著名的獨立記者朱淑娟合影。


文 / 鄭維棕

獨立記者朱淑娟近日出版了一本《走一條人少的路》(天下文化出版),娓娓道來如何走上這條「獨立記者」的艱難路途。對於長久從事新聞工作的人來說,倚靠背後的品牌,在新聞線上帶出影響力,受到尊重,甚至橫行無阻,這都是家常便飯的事。然而,一旦背後的「品牌」(平台)不見了,靠著自己的力量,這樣的事情還可能發生?

對多數的記者來說,背後沒了品牌,就像一個人活著沒有呼吸一樣,幾乎注定死亡,幾十年來,幾乎是不變的鐵律。除非換跑道,想要靠自己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幾乎很難。

在大報主跑環境新聞的朱淑娟,被迫離職後,毅然走上獨立記者之路,她以多年現場深入報導熬夜寫成一本《走一條人少的路》,深切的寫下從事獨立記者的甘苦談。

朱淑娟-1

2009年三月十二日,那天傍晚稿子寫到一半時,突然接到一位長官電話,說要來環保署找她喝咖啡,她心裡想,天下怎麼有這麼好的事情?後來,這位長官真的到了環保署,也真的請她喝咖啡。結果,報社因為金融風暴的緣故,經營受到極大的影響,要開始裁員,而朱淑娟就是被裁員裡的一員。這一天,離開從事媒體十七年的她,開始走上獨立記者的生涯。

朱淑娟說,離開聯合報後,成為獨立記者,很多採訪對象不但沒有在意她是否是大報記者,讓她無差別採訪,甚至比以前更為熱忱,還不時為她加油,更用擔心的眼神看著她說道:「你這樣有收入?」讓她從事獨立記者後非常感動。也因為這個緣故,讓她瞭解原來這些被採訪的對象,所以會有這些反應,並不是因為過去她在聯合報的緣故,乃是因為過往她採訪和他們相處的態度有關。這讓她瞭解,一開始和採訪對象建立「公平對待」的這個態度非常重要,也是她後來作獨立記者很重要的資產。

事實上,當媒體在網路面前大解放以後,真正的巨獸已不是紙本的報紙了,而是載體在手機上的網路媒體。十多年後的今天,事實上要做一個獨立記者,自己建構平台,甚至使用公共的網路平台(如臉書),已經不是太困難的事。甚至,經營好的社群網站,甚至比大型的紙本報紙還更有影響力。在我看來,成為獨立記者,在今天來講,比起過去被壟斷式的媒體時代,更是機會多的不得了。

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已經不是要不要當獨立記者的問題,而是「內容產業」怎麼變出產值?一個辛苦從事「內容產業」的創作者,在網路通道如此暢通,且又如過江之鯽,一個要靠內容產業生活的人,要怎樣做才有機會?當網路平台的入門是這樣低的時候,內容產業的機會又在哪裡?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做獨立記者的問題,也是今天大鳴大放的網路時代共通的問題。在網路世界打滾二十多年,我深深覺得,內容產業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多跟技術、產業結合,也就是說內容產業要有很好的載體,內容產業比較有機會成為具有產值的產業。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市社會局長呂建德(右五)親臨課程現場激勵學員,資深媒體人吳景祥(右三)、串樓口社長莊豐嘉(右四)。照片來源 / 莊豐嘉


文 / Daniel Cheng

2016年返鄉特派員課程研習,6月25~26日,在台中的世貿中心熱烈展開,約有30位來自全省各處的公民記者參與這項活動,包括資深媒體人吳景祥也參與這場盛會。

 20160626_103318

2016年串樓口台中公民記者訓練營。圖片 / 鄭維棕

本次活動,邀請了著名的獨立記者朱淑娟分享他的採訪生涯,課程包括鄭維棕老師的「從文化到文創之路--談內容產業的六個籬笆」、黃淑玲老師的攝影分享、王慧君導演的微電影製作技巧、陳子見老師的視網膜的影視製作經驗分享等。內容相當豐富紮實。

而第一天活動還包括到台中著名的社區營造案例的范特喜綠光計畫參觀分享活動,主辦單位特別由專案經理Peter分享綠光計畫的實施過程,從一個破落的自來水宿舍群基地開始這個計畫的辛苦營造經過,並且提供一個營造基地,協助年輕人創業和創新的機會。學員在分享與實際參與的過程中,也展現高度的興趣。

本次活動由串樓口與台中青年基金會合辦,包括台中市社會局長呂建德、市議員曾朝榮也蒞臨現場激勵學員,並相當肯定串樓口舉辦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訓練和活動。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968476511018  

►時間:3月18日,18:30~20:00,洽詢電話:2696-8666~9

►地點: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100號5F(B棟),東科大樓

►入場費:600元(3月10日前享9折優待)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田茶館賴志明  

▲陶藝家十二先生、汐止社大講師黃福松、青田茶館負責人賴志明、鄭維棕(左起)   照片 / 高明清

歡迎瀏覽汐止文化網


 

文 / 鄭維棕

座落於和平東路沿線台大老宿舍群落的青田茶館,是由在藝術界頗負盛名的敦煌畫廊所經營。而這間原本殘破的台大哲學系教授洪耀勳的老故居,能夠恢復古典老舍原狀,是東道主敦煌畫廊花了十四個月,投入修建費用二千萬的成果。

修建後的這座青田街老宿舍,不但外觀上恢復了舊有的風貌,更因為敦煌畫廊的藝術氣息,賦予老屋新的藝術生命。讓整座老宿舍宛如日式的庭園畫廊。更成為青田街一處揉合藝術人文與茶道品藝的最佳去處。

 青田茶館02賴志明

▲外觀就像日式宿舍的田園景觀。攝影 / 鄭維棕


 

然而,打造這處日式庭園風貌的關鍵人物之一,即是負責敦煌藝術企劃的主人之一賴志明老師。賴志明老師也是半個汐止人,他的家鄉原本在雲林西螺,師專畢業以後被分發到汐止茄苳路的崇德國小,52年次的賴老師在十年前從崇德國小退休,就進入敦煌畫廊協助家人一起經營,同時,敦煌畫廊也在大概同時間開始進入大陸,開始兩岸的藝文交流,同時,成為藝文同業的佼佼者。

 青田茶館01賴志明

▲入口處貼心又典雅,充滿古色古香。 攝影 / 鄭維棕


 

敦煌畫廊從70年代開始,陸續推出台灣本地藝術家和渡海來台的老一輩書畫名家為主,包括林玉山、于右任、溥心畬、余承堯、沈耀初、黃君璧、臺靜農、江兆申、鄭善禧、歐豪年、李義弘等。80年代初則邀請了嶺南畫派定居在香港的畫家趙少昂、楊善深來台舉辦個展,並推薦文革時期移居香港的大師林風眠作品到台灣以擴大國人的視野。甚至連現在的國際雕刻大師朱銘,都是敦煌畫廊從70年至90年代最主要推薦的藝術家。

歡迎汐止鄉親到師大或永康街附近時,別忘了到青田茶館品茗賞畫,同時和過去是我們汐止崇德國小的賴志明老師閒話家常!

台北市青田街8巷12號
02-2396-3100
13:00∼22:00(周一公休)

 

  

青田茶館-賴志明

 

青田茶館08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寶級台語歌曲創作者黃敏老師最後的身影。(照片有蔡金蓉、莊長華)攝影 / 鄭維棕


 ►文 / 鄭維棕

黃敏2

 這張照片也是黃敏老師生前在他的汐止錄音室留下的珍貴身影。(鄭維棕 / 攝影)


 

汐止台語音樂創作國寶級的資深音樂創作人黃敏(黃東焜),於2012年6月12日傍晚在睡夢中逝世,享壽85歲,留給汐止人無限的懷念。

黃敏原名黃東焜,生於日治台灣臺南州臺南市,高等科畢業後,曾被其父送進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從業員養成所。1944年還曾帶領志願兵20人赴菲律賓馬尼拉作戰,並在1946年返回台灣電力公司就職。

1947年,黃敏隨作曲家許石學習樂理。到了1962年,他為唱片公司創作台語電影《碎心戀》同名主題曲,從此,讓黃敏聲名逐漸響亮。1973年從台灣電力公司退休後,他陸續擔任海山唱片公司的文藝部主任。讓黃敏的台語音樂創作在流行音樂界開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了2011年,因著黃敏在台語音樂界的貢獻,政府特別頒給他金曲獎的特殊貢獻獎。

黃敏由於受日本教育,他的創作一直受到60年代日本演歌的影響,音樂創作開始是以改編日本演歌為主。70年代,因為政治的關係,台語的創作受到嚴重的擠壓和限制,他也寫了一些國語歌曲。一直到80年代,黃敏接手了洪榮宏的唱片製作,為洪榮宏編寫創作了一系列歌曲,並以《一支小雨傘》發行,讓洪榮宏奠定了台語歌天王的地位,也因為這個緣故,許多台語紅牌歌星陸續一直找他合作,讓黃敏寫下了許多著名的台語暢銷歌曲,許多人至今郎朗上口。

他的製作的專輯超過6百張,包括、《一支小雨傘》、《風醉雨也醉》等。黃敏不僅是台灣台語音樂創作的教父級人物,更是汐止人的光榮,如今已經隨鶴而去,令人不勝懷念!


tag:黃敏、黃東焜、蔡金蓉、莊長華、汐止社大、一支小雨傘、江蕙、歹路不可行、洪榮宏、小姐,請你給我愛、雪中蓮、文夏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汐止文化網


黃福松研究、蒐藏紫砂壺超過三十年時間,對於紫砂壺的研究,在紫砂壺界有相當的知名度。

紫砂壺是中國一種傳統茶壺,主要來自於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間。因為製作紫砂壺的材料是紫砂礦土,並有紫泥、綠泥和朱泥三種基本泥構成,因此就稱為紫砂泥。

而紫砂以江蘇宜興最有名,因此被稱為宜興紫砂。紫砂壺所以成為許多文人雅士珍藏的原因,乃是因為用紫砂壺泡茶,可以讓茶味雋永醇厚。而紫砂壺製作過程中所保有的雙氣孔結構,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壺使用越久,泡出來的茶越香越醇。

也因為這個緣故,讓紫砂壺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珍藏品,特別是名家壺更是市場上強手貨。特別是大陸這幾年經濟崛起成為強國大國後,紫砂壺的市場更是火熱,一些名家如顧景舟的作品,更是動則千萬以上,已經是收藏家視為珍品搶奪的標的。

黃福松長久研究紫砂壺,手中更是珍藏不少名家壺,他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和精力,也都專注在紫砂壺的收藏和研究。在汐止,黃福松用紫砂壺和茶友一起品茗,一起分享人生點滴,更分享紫砂壺三十年風雲詭譎的跌盪起落,真的有說不完的故事。........







►關於如意古道健行隊

如意健行隊在汐止社區大學教師隊長黃福松的辛苦經營下,目前已經成為汐止社區大學火夯的課程,報名的學員眾多,除了老面孔外,每期都有不少新增的新學員加入,每週六不管是汐止或者更遙遠的宜蘭、新竹等名勝覽區,學員都參與熱烈的加入健行隊的固定密境之旅,不僅向心力超強,更在大夥的努力下,成為目前汐止社區大學活躍且非常有特色的課程之一。

IMAG2074

▲黃福松老師(左二)、高明清伉儷(左三、四)、賴廷雄伉儷(右一、二)和作者(左一)一起品茗、品壺、欣賞音樂和閒話家常。


黃福松老師不僅是社大講師,他的專長特別是品茗和紫砂壺的研究,非常透徹,幾十年磨下來的功力,已經成為霸主一方了。而他的黑膠唱片,收集更超過千張,在如意茶房,不僅可以享受登山、品茗,更能享受難得的音樂之樂。

039

▲如意健行隊到雙溪旅遊健行 


我個人和黃老師相識幾十年了。當我還在就讀東山國小的時候,黃福松老師是汐止郵局僅有的四位郵差之一。那時候,送信要騎腳踏車,從汐止出發,當時沒有新台五路,他一路從汐止老街送到五堵、保長坑,再到汐止汐平路的東山國小。那時候,汐平路還是石頭路,坑坑洞洞,沒有柏油路。然而,年輕的黃福松老師一路上從汐止送到汐平路,不辭辛勞,把每一封信送到客戶家裡。以現在來說,這趟路如同汐止開車到台北一般,再加上幾十年前的汐止,多雨且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辛苦的過程一般人是難以想像的。

九五峰  

▲十年前如意健行隊的留影照片


也因為如此,直到今日,他的頭腦比起電腦還精明,說起過往的地址和人物,如數家珍。很多我們失去或忘記的人物和事情,問起他來,他幾乎能夠很精確的將人物、地址和所有的事情,詳述一次,他真是汐止的活字典,記憶深處都是汐止的人文故事,讓人很驚奇。

特別是這十多年來,成立如意健行隊後,走了每一條汐止古道,我們一起命名,一起推廣。我負責將書寫資料,建立檔案,並且做媒體推廣,讓汐止淹沒在蔓草間的一條條古道,不斷的現身在汐止人的眼前。在十多年前網路還沒有暢達前,建立了很好的資料和資源。再加上媒體和網路的推廣。原本在網路上幾乎很難找到的古道旅遊,如今,在網路上隨意搜索,都有一堆旅遊的人書寫的各種資料,不僅幫助這些古道被汐止與外地人重視,更成為行銷汐止最重要的人文歷史資源的活廣告。

也期待大家一起來參與保護汐止古道資產的行列,同時,一起為汐止逐漸散失的人文故事、資料做保存和建立的工作。


tag:如意、如意茶房、如意茶坊、如意古道、如意古道健行隊、步道、汐止步道、健行、紫砂壺、黃福松、汐止社大、社大、社區大學、汐止社區大學、品茗、品茶、忠孝東路、合作金庫、全家、全家便利商店、新台五路、登山、汐止區公所、古厝、古道、古蹟、史蹟、周家花園、買房、買茶壺、茶壺、宜興紫砂壺、景德鎮、顧景舟、朱泥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是一種懸命,你不能帶太多利益心去做,但卻必須學習一套文創精神,讓自己在寡窳的資源分配中,可以活下去,而且帶著創新的精神走下去,然後讓更多的人認同你...

▲文化轉成產業,就是一套文創的過程,也是一種商業化的過程,從地方到中央,你幾乎很難找到相同的典範可以學習,因此,你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要謙虛的學習各種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學了功夫還不一定可以成功......

►►閱讀汐止文化網


 輔仁大學 專訪「鄭維棕」談【汐止文化網】
口述 / 鄭維棕 採訪‧整理 / 陳靜誼(輔仁大學圖資所研究生 )
《臺北縣地方文史工作室角色及營運之探討》
(陳靜誼撰: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採訪時間2005-05-19-1(Q表示「問」,A表示「答」)

■楔子:

你要透過人文來學習一套文化轉為產業的過程,這個過程當然辛苦,而且沒有把握,就算政府喊了幾十年,在一般作地方人文的人口中,可能也很難找到成功的典範。文化轉成產業,就是一套文創的過程,也是一種商業化的過程,從地方到中央,你幾乎很難找到相同的典範可以學習,因此,你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要謙虛的學習各種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學了功夫還不一定可以成功...............

▲【1992站前蘇厝史蹟講解】


Q:請問一下「鄭維棕文史工作室」成立的時間?

A:5年了吧,差不多是西元1999年左右成立的。(從事文化工作約從1991年開始,網站也比工作室成立的更早)

Q:當時成立時是否有立案?

A:一直沒有。我當然曾經想去登記公司,但是到現在都沒有去。要登記成為一家公司,是因為我(汐止文化網)現在在地方多少有一定的影響力,幾乎是地方的一個入口網站呀,看的人也很多。

Q:是房地產嗎?

A:不是,是我的網站(汐止文化網)。汐止文化網雖然是以我的工作室名義設立的,可是這兩個還是有所區隔,我對外有時是用鄭維棕文史工作室,有時候就用汐止文化網,兩個好像有一點關係,但有時又沒有隸屬關係,因為現在沒有登記成為一家公司,比如說鄭維棕文史工作室下面,有一個汐止文化網這個機構,並有營業項目等等,大概是這樣。

▲陽明海運偷拆周厝


Q:我有看到期刊上的資料,我很好奇維棕是你的名字或是字號還是…

A:我的筆名。

Q:二、接下來,我想請問一下你的研究主題,請您描述貴工作室(貴協會)蒐集本地地方文獻(注1)的方式與過程。請您簡述一下蒐集的主題、年代、資料類型與語文為何?除了蒐集本地外,還會蒐集其他地區嗎?因為您之前說過您以人文為主,想請問您是否還有其他補充?我有幫您補充…資料來自您的網站。

A:(似乎看了一下文件…)分類上差不多是就這樣。


■輔助摘要

 因為公共建設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脫離的,而做文史工作最重要的也都是接觸到公共面;公共面也是所有人都最沒有能力去處理的問題。因此,我關心的是全面性的問題,基本上都在「人文架構」上關心。關心這個整個地方的發展,對,因為「人文」是我們最高的理想,它是比較永恆性的一個東西;可是人文並不是一個口號,人文是很多地方當我能做的,我就出來跟人家談一談,我不能做的我去做那一個把歷史記錄給記錄下來,所以有時候你要當一個「記錄人」,好比報導文學一樣,有時候是當一個記錄者;有時候你當「催生者」...............

▲【鹿窟事件紀念碑(2005年帶領汐止長老教會會友參觀)鄭維棕 / 攝影】


Q:那我想請問一下,您在生態方面為何會較著重公共建設這一部分?

A:因為公共建設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脫離的,而做文史工作最重要的也都是接觸到公共面;公共面也是所有人都最沒有能力去處理的問題。

Q:為什麼(公共面也是所有人最沒有能力去處理的問題)?

A:因為它牽涉到公共政策呀。比如說,現在政府說要建一幢房子、一棟藝文中心,你雖然能夠提供意見,但實際上你幾乎沒有能力去阻擋他啊,他不建的時候你也沒有能力去push他。所以其實簡單說,人文中幾乎所有東西最困難的都在公共領域這一部份上。所以說公共建設的部分包括哪些,它涵蓋的範圍很多。你說野溪整治算不算公共建設,這個算是公共建設,但它也是整個城市人文景觀的一部份呀,對不對?道路景觀的打造,你山要怎麼去營造它,山路是要怎樣開,山林中是否要做山林步道,這些都是公共建設,更是直接影響人文景觀和發展。我們簡單講啦,雖然說我的意思是以「人文」作為關心的主軸,但做人文的人很大的機會幾乎都是接觸到公共面,即使是個人的財產(如史蹟),也會牽涉到政府的古蹟管理相關條例,人民為什麼要去保護古蹟?如果背後沒有一個政策做支撐,誰不想把古厝拆掉,換成比較有經濟利益的大樓?所以說,我們所接觸到的都是公共領域的東西,公共建設不只是蓋房子,公共建設也包括河川整治的政策,如為什麼基隆河要用「生態工法」整治?那也是一個公共政策,基隆河也可以像過去臺北市那樣用一道水泥做堤防蓋起來就好了呀,這些公共領域的事情,做人文的人有很多想法,但是在這個領域完全沒有能力,我的意思就是這個的道理。

 所以說,人文的涵蓋的範圍很大,我這裡也只是稍微點到而已。而我關心比較多的部份是在野溪整治的部份,因為臺灣現在最嚴重的問題都是在溪水的問題,臺灣現在的災難都跟溪有關係,你包括山崩、土石流、淹水等等,都跟溪流脫離不了關係,而臺灣成功的鄉鎮市,也都跟溪的營造有關係;比如說像謝長廷去營造愛河,後來如日中天。游錫(方方土)跟陳定南他們去營造冬山河,所以說偉大的城市一定跟溪或者河的營造有關係,不僅臺灣如此,全世界都一樣,幾乎偉大的城市,都會有一條偉大的河流,過去的兩河流域不也如此?當一條河營造成功的時候一個都市就成功了。但是你看臺灣到現在並沒有,你看淡水河搞到現在到現在也沒搞好,基隆河搞到現在到現在也沒搞好。


■輔助摘要

 因為地形地貌的改變,你必須要為地方歷史留一些痕跡,做一些記錄呀。然後第二個就是一些古厝、史蹟,那是比較屬於私領域的。私領域的你比較沒有辦法去……公私領域其實兩個都很困難,因為有私人的房子你也很怕被列為古蹟,你就不能動。你一被列為古蹟,原來一棟十億的房子,現在一千萬都賣不出去,你政府不提供政策優惠,我私領域的東西,為什麼要被你劃為古蹟,然後一文不值?我住的不舒服,還要花很多成本去管理,還動不動要跟你報備,誰受得了?那公共領域的部份,譬如說高速公路開進來,你房子房地產把很多東西帶進來,造成嚴重的地形地貌的破壞,甚至對在地文化與建築景觀也帶來很大的衝擊。所以我當初關心的……基本上我關心的領域很大,但是這個範圍都是用「人文為主軸」來思考問題,用這個觀念去關心和反省所有的問題,比如你說溪,你在營造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溪也有人文,河川人文,因為河川都有在地的生命,河裡生長的魚蝦,沿岸形成的生態,都有一套自己在地的人文呀,對不對?同樣的,山也有山的人文嘛,........


Q:所以當初您成立這個工作室是因為看到整個汐止溪流生態都被糟蹋嗎?

A:我剛開始是因為溪跟我的生活有關,我家就住在溪邊,第二個其實就是溪只是我關心的領域一部份。像很多史蹟,你可以看到我這裡有很多史蹟,我現在很多史蹟、照片,還有很多那個,都是現在都找不到的了,都是我十幾年前包括北二高在蓋的時候我踩著爛泥巴去照的很多景觀,照了很多公共建設的景觀。

 然後再來因為地形地貌的改變,你必須要為地方歷史留一些痕跡,做一些記錄呀。然後第二個就是,一些古厝、史蹟,那是比較屬於私領域的。私領域的你比較沒有辦法去……公私領域其實兩個都很困難,因為有私人的房子你也很怕被列為古蹟,你就不能動。你一被列為古蹟,原來一棟十億的房子,現在一千萬都賣不出去,你政府不提供政策優惠,我私領域的東西,為什麼要被你劃為古蹟,然後一文不值?我住的不舒服,還要花很多成本去管理,還動不動要跟你報備,誰受得了?那公共領域的部份,譬如說高速公路開進來,你房子房地產把很多東西帶進來,造成嚴重的地形地貌的破壞,甚至對在地文化與建築景觀也帶來很大的衝擊。所以我當初關心的……基本上我關心的領域很大,但是這個範圍都是用「人文為主軸」來思考問題,用這個觀念去關心和反省所有的問題,比如你說溪,你在營造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溪也有人文,河川人文,因為河川都有在地的生命,河裡生長的魚蝦,沿岸形成的生態,都有一套自己在地的人文呀,對不對?同樣的,山也有山的人文嘛,你在營造的時候,要把它怎麼變成…像以前有很多的古道ㄚ,你應該怎麼要營造原來要歷史營造的東西。對不對?還有一個人如果在這房子住了一百年,它就變成古蹟、史蹟了。你在這裡面有衝突,當這棟房子拆掉可以蓋十億的房地產的時候,你怎麼告訴屋主你不能蓋ㄚ,你憑什麼告訴他們不能蓋。這裡面有很多複雜的問題,

 但是我關心的是全面性的問題,基本上都在「人文架構」上關心。關心這個整個地方的發展,對,因為「人文」是我們最高的理想,它是比較「永恆性」的一個東西;可是人文並不是一個口號,人文是很多地方當我能做的,我就出來跟人家談一談,我不能做的我去做那一個把歷史記錄給記錄下來,所以有時候你要當一個「記錄人」,好比報導文學一樣,有時候是當一個記錄者;有時候你當「催生者」,因為跟政治人物很熟,所以我有時會跟他們提一個概念,有時候當催生者。這種角色你是隨著不同的環境的時候,你要做不同的那一種。你不可能說,有些東西我是無能為力的,因為景觀的改變是需要,地形地貌的改變,還有再來就是那個商業機制;因為主宰我們是生活的關鍵不在於這些東西,都是商業機制,房子要不要打掉重蓋的時候,不在於說它一百年的價值歷史,因為除非有一個法律的限制說,有一個限定古蹟或是一個國定古蹟,你就不能動。它那個機制是在於說,這房子倒了,我們蓋一蓋可能有錢拿,那這一邊可以做很多的生意啊,對,這些東西是我們無能為力去解決的。所以我關心的問題都是比較全面性的問題,對,因為跟我的背景也有關,我以前從事媒體工作…

▲【公共問題是人最沒有能力處理的問題....(1999年被汐止市公所棄置在秀峰公園珍貴的台灣煉鐵鼓風爐)】(鄭維棕 / 攝)


Q:還有您之前似乎是念哲學系的吧?

A:對,我哲學的背景也讓我比較有整體思想的概念,但又因為我做媒體的經驗,也讓我在很多領域比較有具體概念,比較知道政府的政策現在在做什麼,有時候連地方政府也不一定都那麼了解。

■輔助摘要

 我要花很多時間在做許多記錄,做的是志業工作,我要做很多database的東西,為地方留下紀錄,留下可以回味的歷史,但是database的東西就是要花很多年的時間去累積,是一種苦勞的工作,我必須要努力做,從我一個人看做到一天給一千人看的東西,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可是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麼;我不能只是只要做一般文史工作室所要做的工作,我還要從這個過程中,去想辦法找一條人文可以活下去的東西。一來可以從書寫中就像羅蘭巴特所說的不斷書寫就在搞革命了,更必須從這個過程,我希望找到一條人文商業化的出路,可以自給自足,讓文化比較有機會延續下去,做人文的比較有生存的機會。所以我前面都在做database的累積,你只有花很長久的時間去經營這個東西以後,你公信度及公正度才能出的來,你的商業度才會慢慢的活出來。你的理想還是最後要建構在商業機制上才能做的比較久......


Q:一、貴工作室(貴協會)的概況(請見檔案「文史工作室調查表」)。貴工作室(貴協會)現在的發展就像您前面所描述的嗎?是否有補充的地方?

A:對,差不多就是前面提的。
  我現在這個工作室基本上還是比較屬於,應該說靠個人的能力在經營,純粹是一種興趣,要努力朝向商業化的原因是一般地方文史工作都只是做記錄,頂多做做網站也是這樣而已,沒辦法生存。可是,當我要投入這項志業時,從以前就不是要做這樣,我從以前就是要做一個東西就是說,我以人文為主體來關心東西,可是我要讓這個東西可以自給自足,可以長久經營,可以持續推廣,因此,必須構思如何商業化,商業化就是變成說可能它可以(讓網站)變成一個專業化的入口網站,你在這邊可以看到所有的人文,甚至你的興趣也在人文。可是在人文的機制下,我必須另外的東西可以做很多商業機制,所以我要一方面花很多時間在做許多記錄,做的是志業工作,我要做很多database的東西,為地方留下紀錄,留下可以回味的歷史,但是database的東西就是要花很多年的時間去累積,是一種苦勞的工作,也是作為政府原本應該要做的事情。所以我花很長的時間都在做這一個東西。我就想,我必須要努力做,從我一個人看做到一天給一千人看的東西。我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可是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麼;我不能只是只要做一般文史工作室所要做的工作,我還要從這個過程中,去想辦法找一條人文可以活下去的東西。一來可以從書寫中就像羅蘭巴特所說的不斷書寫就在搞革命了,更必須從這個過程,我希望找到一條人文商業化的出路,因為透過商業化的過程,在資源侷促的地方文化中,可以自給自足,讓文化比較有機會延續下去,做人文的比較有生存的機會。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所以我前面都在做database的累積,你只有花很長久的時間去經營這個東西以後,你公信度及公正度才能出的來,你的商業度才會慢慢的活出來。
  對!你的理想還是最後要建構在商業機制上才能做的比較久。否則我現在還需要辛苦的工作,而且要作很多的事情才能餬口,你活的很辛苦,甚至活的很不好,沒有辦法生存,你怎麼有能力再關心文化?對不對,我希望我以後不用工作,把理想和生活可以有機會結合。……

Q:二、所以您覺得以人文的選擇並商業化是您工作室的特色嗎?14:41

A:對呀,那個要有很多理想啊。因為這裡面要有很多Know How,它有理想、有Know How,有方法、有堅持,然後到最後是你必需要很多資源,而你還不一定可以成功,你活著,總要帶點理想和傻勁吧!...........

▲【已經被陽明海運拆除的周家花園。周朗燉 / 提供】►►連結到該網頁


Q:那您的資源都是因為您在策劃網站之前就慢慢累積資源的嗎?

A:不,那是長期累積的。

■輔助摘要

 就是說人文是需要理想的,如果沒有架構在一個商業機制上,它基本上也會比較沒有影響力的,也比較不長久,活動辦辦就夭折了,人文最後會變成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可是如果我要辦一個汐止文化節的,我把我這些店找過來,我們一起來辦這個東西好不好,我來提觀念,甚至找人當主辦。請你們來加入,那這五十家店裡面,都分佈在這裡,我只要做一個布條或看板,請他們掛一下,你走在路上,全部看到這個很熱鬧的活動。我的意思是說,我做的這一個概念,又不是跟一般的製作公司,這裡面最後也是文化理想,要為文化找通路,讓文化可以落實在生活裡,然後最好大家還可以在裡面有商業機制,讓這個商業機制去養活文化,讓商業機制中有文化的生命和感情,甚至可以說,讓商業機制中有文化財在裡面,而地方文化中也可以掏出商業財。

▲【1992周厝一隅】(鄭維棕 / 攝)


Q:是因為採訪慢慢累積的人脈?

A:對,就是因為你要去關心地方,就是要跟地方很熟,需要長期下去以後,就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經營出來的。
  可是就是說,我常講一個概念,做人文的人脈不一定可以轉成錢脈,做地方文史工作,聽到的很多做地方文史工作,幾乎都窮得要死呀,除非他有家業、有很好的工作或其他收入(如專門向政府申請案子....),對呀,我也是跟他們一樣,也就是說人文的人脈轉成錢脈是很困難的。可是做生意的人都是把人脈轉成錢脈,為什麼,因為他們有產品,他們有一套商業的機制在那裡,那我們做人文工作、文化工作的人不是,我們都是嘴巴講的東西比較多,再不然就是要能寫,能大量出版,然後大量的參與公共政策。最後有一天有個政治人物在背後提拔你,你開始有權了,那你才有辦法做很多東西,但你有權以後,你也可能變樣了。這是非常少數的少數;也就是說金字塔裡面,一萬個人中可能只有一個人而已。我的意思是說,做地方文史工作它是很漫長的,要有一些信念,而且最好有比較完整的人文信念,可是很重要的,但是就是說,你如果在那一種就是好像做一個我只是「關心」,那又不一樣了,那可能只是一種志工,基本上他在地方比較沒有實質上的影響力,甚至,會讓人家想到「我需要這做事情」時才會來找你,就這樣而已。但是,我希望我做的不是這樣,我這個工作室要做的,是一種教育、是一種影響力,是一種論述,我除了要辛苦收集資料,要以志工來做事外,我還必須想辦法建構一個平台,把觀念、論述、紀錄轉化成文字、影像、影片,在平台上現身,讓人有機會看到,思想,這個平台就是做網站。

▲杜月笙墳墓


 

 這個平台(網站),你要慢慢做、慢慢熬,它以人文為出發,關心點在人文,可是未來他如果可以比較有影響力,它就會有一個商業機制,比如說:你賣房子也可以在我這邊賣;你汐止這一百個店或更大的。你的店可以在這邊開(網路商)。就這麼簡單,因為我想辦法把這個平台弄到一個像跟地方的「Yahoo!」網站一樣,你可以在這一邊看很多地方的文史來關心,來看消息,另外一個東西也可以發覺這裡有一些店不錯,那我就去那邊吃,喝個咖啡吃個飯,生意也變好了。那如果有機會這樣的話,文史的理想就能和現實的東西兼顧。這個簡單的理想,但卻要克服許多很難的問題,為了這個理想,我就不能只像一般的文史工作一樣,我要學很多技術,我要找很多資源,甚至我必須要想辦法去找Partner,因為這裡面有很多高門檻的技術和觀念、資金、人力都要去克服,這不是一般人有辦法做的。

  所以我等於又在做一個工作,就是類似「製作公司」,但是你有製作網站的技術,沒有人脈、沒有製作文本的能力,你的技術也完全沒有用的。雖然簡單的觀念,但是在地方做就是非常的辛苦,你非得有一些傻勁,否則困難是難以想像的。

 如果這個想法可以走下去,那麼未來許多的商店都會變成地方的通路,當大家有一個idea的時候,這些商店都會變成很好的文化活動通路,我跟他們關係好,我跟他們講一下,我們一起來做一個什麼東西,他們就會比較願意。可能十家裡面會有五家,如果有一百家,可能會有五十家願意,同樣做一件事情。同樣做一件事情,當你要推一個,因為人文是一個很困難的東西,人文若沒有架構在一個…… 

 就是說人文是需要理想的,如果沒有架構在一個商業機制上,它基本上也會比較沒有影響力的,也比較不長久,活動辦辦就夭折了,人文最後會變成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可是如果我要辦一個汐止文化節的,我把我這些店找過來,我們一起來辦這個東西好不好,我來提觀念,甚至找人當主辦。請你們來加入,那這五十家店裡面,都分佈在這裡,我只要做一個布條或看板,請他們掛一下,你走在路上,全部看到這個很熱鬧的活動。我的意思是說,我做的這一個概念,又不是跟一般的製作公司,這裡面最後也是文化理想,要為文化找通路,讓文化可以落實在生活裡,然後最好大家還可以在裡面有商業機制,讓這個商業機制去養活文化,讓商業機制中有文化的生命和感情,甚至可以說,讓商業機制中有文化財在裡面,而地方文化中也可以掏出商業財。

▲【一般人對古蹟、文化還是友善而熱情的(與學員合照於蘇大少古厝前,前右一翁燦燿,右四高燈立)】


■你在這一個領域的時候,就不能談理想,他就是完全商業化的機制。

Q:現在是架設網站或是找尋這些商家困難?

A:不是,你製作網站第一個門檻,是你必須有那一個技術跟資源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很難克服了。我光為了做這一個部份,就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把資源跟技術解決,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找到,你不一定有人願意來架你網站,他為什麼要來架你的網站,一般的小店他為什麼要架。第二個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說,他架你的網站不是看你有影響力,他是看你的網站有影響力。

■輔助摘要

 文化轉成產業,就是一套文創的過程,也是一種商業化的過程,從地方到中央,你幾乎很難找到相同的典範可以學習,因此,你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要謙虛的學習各種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學了功夫還不一定可以成功...............


Q:有商業的影響力。

A:商業的影響力最重要的就是說,它必須要他即使花很小的錢,他花五千塊、一萬塊、兩萬塊,對他來講他花很少的錢,你知道嗎?他可以花一千萬去買這個房子,可是他有時候在這邊買八塊錢,他在那邊買九塊錢,然後他就會嫌你你怎麼賣九塊,最有錢的都會嫌你,這個概念叫商業機制,這就是人性。所以你在這一個領域的時候,就不能談理想,他就是完全商業化的機制。商業機制就是要讓他知道說,你在我這邊架網站,他的確可以生意會很好,生意會很好。你要透過人文來學習一套文化轉為產業的過程,這個過程當然辛苦,而且沒有把握,就算政府喊了幾十年,在一般作地方人文的人口中,可能也很難找到成功的典範。文化轉成產業,就是一套文創的過程,也是一種商業化的過程,從地方到中央,你幾乎很難找到相同的典範可以學習,因此,你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要謙虛的學習各種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學了功夫還不一定可以成功...............

Q:我想請教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如果那家店賣的東西很難吃網站,這種狀況您還會推荐這家店嗎?

A:不是推荐,我另外有一個角色就是做顧問的工作,所以我跟他們的關係就是另外一種關係就是說,我基本上是跟他們若即若離,若即若離就是比如你進某個網站的時候,它是一個獨立的網站,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Q:對,我知道,你會做網站的連結。

A:對,我是做連結。

Q:五、請問這些店家來找您時,您都是來者不拒嗎?還是您也是會慎選?24:27

A:我都會很慎重去看,但基本上現在並不是這樣。因為以我現在的狀況來看,它比較屬於另外一種業務,它要花很多時間去經營那一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啦。其實我講多一點,我除了教,還多做顧問的工作,顧問的工作是什麼?比如說,我上面有一家農場,我不曉得你有沒有看到?

▲【1992年時被拆除淨空的台灣煉鐵。鄭維棕 / 攝影】


■輔助摘要

 我參加很多活動,以前史蹟巡禮都找我去,我要很辛苦的講解,甚至頂著烈日介紹古蹟,那活動過了就沒有了。但是我必須要……這是一個網路時代,那網路時代就是因為網路的門檻低,你也可以做網路,他也可以做網路,有沒有?所以網路最沒有影響力,可是當網路讓它有商業機制的時候,網路的影響力就很大了,就像「Yahoo!」一樣。所以我當初在做的一個概念就是,找一個平台,把文化都放進去,累積知識,把他做成虛擬圖書館,做成文化知識庫,讓這個平台可以作為教育資源,作為資料搜索資料庫,讓它比報紙還有價值和影響力,而這個部分我覺得我最可以切入的就是網路,成本我也是可以cover的。第三個就是它最可以累積的,第四個這個平台又可以做到像「地方的Yahoo!」一樣的功能。所以這也是我一直很長期在做的東西。


Q:我有看到。

A:那個只有架兩三個禮拜而已,我看今天可能六七千人了,兩三個禮拜,已經六七千人上去看了。那一家本來叫土雞城……(講土雞城如何改名此段跳過)26:28。

 我在講這個東西就是他們願意聽我的話去做,所以我這裡面不只是一家技術網路公司,我還必須提供諮詢,所以我又變成做顧問。他們願意聽的話,我再技術來處理。那把它用在平台上時,有時效益就會出來。

 這個作法,就變成直接在幫助地方的產業,本來它只是做文化,但一旦跟產業或商店結合,文化就可以變成文化產業,它如果只是做產業,產業把它用文化來包裝,這個叫做以前文建會最喜歡講的,但都是沒有真正在做,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的,這常常叫做「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我講這個概念是說,我在做這一個東西,第一個,技術沒什麼了不起,可是背後的這一些東西卻很困難,就是這些"Know How"。如果你只是做一家餐廳,那有什麼了不起,人家餐廳都比你好啊,可是你餐廳賣人文的時候,那就是其他地方沒辦法跟你比的。

Q:您所謂的「人文」是指會幫店家設計,像是在牆上掛一些老照片之類的嗎?

A:不一定,完全要看那家店的特色,因為人文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它也很豐富也很空。(受訪者問古早味的事情跳過)

 第二個,我現在講的概念就是說,我在經營的一種模式,對,我的關注點在人文,人文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展現出來的,從你的個人到你所經營的產業。比如說做木屐(講九份、白米村的木屐例子跳過)……這個概念就是說,我講這個東西是說,這個理想很高,但是能做多少是一回事。這個文化與產業結合,都需要摸著石頭學習,經營很有挑戰,也滿辛苦,因為到最後它還是要回歸到最商業機制問題,因為你其實要做的好,商業機制就是你必須要弄一家公司,要業務員去跑,然後講理念,你要做很多廣告,這個就變成商業機制。我剛剛講過,理想還是要架構在商業機制之上,你如果都不能生存的時候,你都沒有影響力的時候,你不能講「理想」,理想是講給自己聽的,你要做到有影響力。所以我之前在做的工作,我花十幾年的時間,都在做影響力的工作。

 影響力的工作就是怎麼?就是把你的平台做大,所以我的工作室就是在做一個平台,我的工作就是做網站,就把這個網站,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這裡面來,我做很多事情我都放到這邊來,不斷累積它的database,對,那這樣的話,我不是在辦活動,我參加很多活動,每次以前史蹟巡禮都找我去,我要很辛苦的講解,甚至頂著烈日介紹古蹟,那活動過了就沒有了。但是我必須要……這是一個網路時代,那網路時代就是因為網路的門檻低,你也可以做網路,他也可以做網路,有沒有?所以網路最沒有影響力,可是當網路讓它有商業機制的時候,網路的影響力就很大了,就像「Yahoo!」一樣。所以我當初在做的一個概念就是,找一個平台,把文化都放進去,累積知識,把他做成虛擬圖書館,做成文化知識庫,讓這個平台可以作為教育資源,作為資料搜索資料庫,讓它比報紙還有價值和影響力,而這個部分我覺得我最可以切入的就是網路,成本我也是可以cover的。第三個就是它最可以累積的,第四個這個平台又可以做到像「地方的Yahoo!」一樣的功能。所以這也是我一直很長期在做的東西。

Q:所以說,這上面有關汐止的資料,大部份都是您親自去採訪、去累積的?

A:對,大部份,差不多99%以上。

▲【1992年在新台五路上正在興建的北二高照相,陷入泥中後的鞋子】


Q:那網站上其他的文章跟資料,來源的這些人,是您的…團隊嗎?還是?

A:不是,那些都是朋友,因為我在地方有辦過地方報,那別人的文章……

Q:地方報是以工作室名義去辦的嗎?

A:不是,那個是用個人。找一個團隊,一起來辦。

Q:請問是那個地方報?

A:汐止,汐止的地方報。

Q:名稱就是「汐止地方報」嗎?

A:不是,名稱是「目擊汐止」。其實我辦過兩個啦,一個叫做「資訊時報」,一個叫「目擊汐止」。

Q:我一直以為「目擊汐止」是一份雜誌。

A:不是,它後來是一本刊物,那發行量很大的,一兩萬份。利用夾報方式出去, 很貴啊。

▲【一百多年火車站對面的汐止長老教會(已經拆除重建)】


Q:請問您以前到過到哪一家圖書館?

A:我以前…像會到台灣分館,可是那很多都是日文的,我看不懂呀,像那個我以前找那個煤礦的東西,因為臺灣北部從顏雲年那一個九份都很有影響力,汐止的家族興起來跟煤礦也有關係,後來我花很多時間去臺灣分館啊。以前我去那一邊,那邊有很多那一個找到許多老舊的書有沒有,都是用日文寫的。臺灣以後的連我們…日本人那時候都在做,那時候包括我在看我們那個周家花園,上面都有他們的地幾番號什麼什麼,都是日文的。你知道嗎?後來國民黨統治這麼久,都沒有去寫這一些東西ㄟ,結果像我們看不懂日文就看不懂。所以應該是80%以上、90%以上,大部份都靠口述歷史,可能到你們這一代越好。

Q:像二二八事件?

A:對。譬如說像貢寮發生什麼事,汐止發生什麼事,金山發生什麼事,我可以跟你講你去找大部份都找不到,所以要靠地方。所以地方文史工作室有很多的貢獻,那時候有人在推寫村史。之前文建會有人在做寫村史的概念,就是要做那一種比較一般有心的人來做。

20050519-2

Q:剛剛您說資料來源80%是口述、採訪,那採訪對象為何?你採訪對象是為了某個事件才去做採訪,還是私下對人文有興趣?

A:就是看你要做的是那一些,我都有,你可以看的出來。我的內容比如說是像我今天內容是史蹟的對不對,寫一家史蹟的故事當然是找那一家的主人,或者有時候主人死掉了,過了好幾代,就找那一個;若今天訪問的是有關不一樣的東西有沒有,就是不一樣的人。所以我在裡面為什麼要分這麼多不同類別,有的屬於社區營造的東西,有些是屬於史蹟,所以這裡面訪問的人太多了,那個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採訪,有些都已經死掉了。

Q:所以這也是我想要做這個題目的原因。

A:好,我們的價值就在這裡,如果圖書館會做這種工作時,臺灣就有希望了。呵呵!他們也不付錢給我們。

Q:所以說,雖然您說您1999年才成立這個工作室,但實際上花很多時間累積?

A:做很久了呀,做十幾年了呀!

Q:那您除了寫汐止之外,還會寫其他周邊地區的嗎?

A:我很想,像平溪跟汐止的關係很密切,金山也是很密切呀!但是就是說現在人力上比較不足。像我平溪我也常常去呀,以前有朋友在那一邊,因為汐止有許多大家族幾乎都是從平溪過來的;所以這個部分我可以跟妳補充一小點,就是我本來有一個概念是想說把汐止文化網建立起來之後,可以用這個概念去推及到其他地方,譬如說金山,也可以搞一個金山文化網,像我最近有一個朋友,我不認識他,後來上我的網站來說他要到我這邊過來,他說他也想回某個縣市弄一個文化網。但是我要講的是「概念」,因為概念要經營成功很困難,如果說我今天做也做不錯了,有一家公司在這邊run了,我就有這個能力去幫人家說…汐止到金山,我金山朋友也不少呀!

Q:我想請問,因為您是做記者,所以過去做採訪時也都拿著錄音筆嗎?

A:沒有,不需要,就是…有些是聊天呀!你就像聊天一樣,有一些是很正式,所以不一定,看情況。有時候你訪問好後他講完不一定很正確,或是要去幫他找很多的佐證證明他講的話,裡面很多東西是屬於這樣呀!不是他講過了就算數,講過了有時候自己要找一些。從某個程度來講,我們是學院派出身,學院派出身的就是說至少我們也在這個學院待過,很重視文章的鋪陳過程裡面很多東西需要去考證,需要找一些資料,所以有一些部份是需要去透過第三者再來就是找一些文本,像他祖先有沒有留下什麼筆記類的或者是記錄的東西、謄本的東西,有些就需要去圖書館講說他家族在那個地方多麼有影響力,需要去找一下,去臺灣分館看他們家都有影響力,他家族有幾個坑。 像是去找那一些東西,這都很複雜,但是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做到這麼細,對,但基本上旁徵博引是很必要的,因為口述歷史裡面有很多是錯誤的,很多誇大的。

Q:所以說您採訪完還是會去查證才敢寫?

A:對,一定會。可是查不到就沒有辦法了,因為很多東西是沒有紀錄的,但是比較寫到是歷史性的東西都需要去查。

■輔助摘要

 越大的家族恩怨越多。所以你要很有耐心的花時間去經營人脈。人脈是做文史工作裡面的第一要素,你如果不知道人,你如果對人沒有興趣,就不要做;所以你要對人很有興趣,還有對人要很包容、要對人很有耐心,你要跟他成為朋友,而不只是說「你只是我採訪的對象」,我很多都變成非常好的朋友呀!需要花很多這種的時間去累積,才會去累積出這個東西出來。


Q:那您本身是否有讀很多關於臺灣史的書籍?

A:我讀了很多臺灣史,那是一種興趣。

Q:原來如此。所以說您通常會以輕鬆的聊天訪談方式居多嗎?

A:當然是這樣,因為一般人都不會像你預期的方式來談,是要切到哪一個地方的時候,要怎麼去帶他,怎麼去帶,把他帶到核心的技巧裡面,你要問什麼東西,要能夠去帶。有時候就是 有些東西就變成在聊天,聊天的話可能不只是聊一次聊一聊,因為有些訪問是很難的,你在地方的時候,你說我要訪問你以前的事情,你怎麼訪問 有些是你要跟他關係建立了相當久才知道「原來他家有這個的背景」,從別人裡面得到,聽別人故事然後再找他,慢慢還有些東西出來,有些人是連家族都不願意談。像我舉一個例子,是我站上提到周厝的例子,就因為家族問題複雜而不太願意談。(……此段受訪者提到他人家族問題,因此跳過),因為談起來就很傷人,裡面有很多恩怨情仇、財產的問題。所以我以前去找他們的時候,還被認為我莫名其妙,……我是因為跟別人很熟,才慢慢才拼湊出來的,很長時期去慢慢接觸以後,才把故事慢慢抽絲剝繭弄出來的,那個你在文獻上找不到。

 所以說這裡面不是你跟他說他跟你是好朋友的問題,越大的家族恩怨越多。所以這個就很複雜,所以你要很有耐心的花時間去經營人脈。人脈是做文史工作裡面的第一要素,你如果不知道人,你如果對人沒有興趣,就不要做;所以你要對人很有興趣,還有對人要很包容、要對人很有耐心,你要跟他成為朋友,而不只是說「你只是我採訪的對象」,我很多都變成非常好的朋友呀!需要花很多這種的時間去累積,才會去累積出這個東西出來。

▲【2005年參觀周家花園,前為高燈立。鄭維棕 / 攝影】


Q:三、您是只有做資料電子化的動作而已嗎?還是有其他的處理,像是在自己的資料夾中另外做一個分類。

A:那些都是在資料夾中整理過再丟上去的的。我的電子的東西、我檔案的東西比網站上還多,包括照片,所以並不是全部都有放上網。

Q:您的照片也全部是自己照的嗎?

A:99%都是自己照的。我兩年前還曾發生過電腦中毒,結果兩年累積的資料通通不見了。

Q:所以,您就是製作一個網站,並發行電子報,還有其他的推廣方式嗎?

A:我之前幾乎都沒有,那因為現在看的人很多,現在我看大部份都是口耳相傳,因為上我的網站太容易,現在很容易在網路上蒐索有沒有?就進我的網站,非常容易,打「汐止」也可以、打「汐止文化網」也可以,「汐止古早味」也可以呀!就是至少超過100關鍵字都可以進我的網站,所以很多人可能不小心看到那裡。所以我現在還沒有做大幅度的推廣,有啦,這幾天有人最近有開始做一些布條去掛。基本上,目前在宣傳部分比較少。因為我現在沒有宣傳看的人就夠多了呀!

Q:您也沒有像是到國小去做推廣教育?我知道您很忙,所以不知在這一方面您是如何做?

A:我現在不需要,都是他們自己來找我,他們有一些還會直接把我的網站拿去當連結。

▲【汐止國小旁的人文橋】


 公部門需要大量的志工,這是一個成熟的社會,可是我覺得公部門要做一些工作要發展的時候,我如果常常講說我如果都不要編列預算我都是來你們都來做最好啦,如果是這樣,社會就不夠成熟,就代表說很多事情根本做不起來,志工就是願景嘛,國外志工越多當然社會就是很成熟,但是你在推展事務的時候不能用這樣的便宜的概念,如果我一直做志工,做到最後,那就是一條死路,你會做不下去,今天圖書館是一個公部門呀,應該把資源整合........所以公部門要有一個預算,讓文化工作做的人它可以再去找志工呀,但是你要讓它做的人可以先做的下去呀,你今天做不下去他怎麼去找志工?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志工不是不好,但要有一個分寸,要有一個拿捏,志工不見得就是願景呀!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燈立 

▲高燈立舉辦《蘭陽人文地景水彩畫展》茶會,2015年12月12日,14:30~17:30,若水藝文空間

►►閱讀汐止文化網


 照片來源 / 高燈立

高燈立是汐止水返腳藝文中心創辦人,長期耕耘藝文活動,後來在宜蘭羅東高中旁設立了一處宜蘭人常聚集的「若水藝文空間」,成為宜蘭重要的藝文展演活動的場所。這次展覽,是高燈立近三年來,行腳宜蘭村落的繪畫心得,將透過作品畫面及文字,以水彩畫筆記錄宜蘭地區的人文地景的成果。歡迎老朋友新朋友參加。

 高燈立-1 

▲汐止文化藝術協會成立時(約1993年),高燈立(右五),鄭維棕後立右二

10475830_10203337177223744_308779960_n

▲參加汐止綜合運動中心公共藝術發表會,高燈立(右一)

高燈立許永傳

▲一起參加藝文活動(2013年),與藝文好友王有森、高燈立、許永傳(左起)

高燈立鄭維棕  

▲擔任2015年汐止社區大學公共論壇專題演講汐止發展。高燈立(右三)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果遊艇 

▲亞果遊艇俱樂部是台灣頂級的遊艇公司,董事中的一位正是鄭寶蓮,是一位經營萬通人力公司有成的女性CEO,更有趣的是她是我們汐止人啦!
►►►►►連結到汐止文化網看更多訊息

文 / 鄭維棕  照片 / 鄭寶蓮FB

想到「亞果」,您會想到什麼?是編劇克里斯·泰瑞歐改編自1979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中的真實故事,並在2012年班·艾佛列克自導自演的美國驚悚政治劇情片《亞果出任務》(Argo)的精彩電影?可能您會聯想的就是這一幕驚天駭地的一幕一幕營救場景!

亞果遊艇-3  

沒錯,「亞果遊艇俱樂部」正如《亞果出任務》一樣,是一場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在一個小小的台灣島上,要做一個「頂天」的遊艇俱樂部,找一堆金字塔頂端的富人,在台灣也是像《亞果出任務》一樣,非常具有挑戰的工作。然而,從去年至今,這家在南台灣成立的頂級遊艇俱樂部,卻已經在限額的兩百位名額中,衝出超過四分之一的會員,打出幾乎很難衝出的任務,而且還衝得很漂亮。

亞果遊艇-6 

這家頂級的遊艇俱樂部,參與的負責人之一就是住在汐止的一位小女子鄭寶蓮,軍眷出身的她,在偶然的機會下離開軍職的金飯碗,投身在人力銀行的行列。然後?竟然成為名列台灣第五大人力銀行行列的萬通人力銀行,而且身居高位,掛名執行董事的CEO。也因為這個緣故,在集團決定投入遊艇事業時,她也義無反顧,一路挺到底,並且成為亞果遊艇俱樂部的董事成員。

亞果遊艇-8 

▲鄭寶蓮(左二)、姬中瑜(左)賢伉儷與朋友合影。(照片取自姬中瑜FB)

亞果遊艇不僅成為台灣頂級遊艇俱樂部的代表,去年起,更成為高雄市政府對外宣揚的重大政績之一。對於以海洋立國的台灣,從戒嚴開始,台灣人就被摒棄在山海之外,海我們親近不了,山我們更是進不去,山有山禁,海有海防。偌大的台灣美麗海洋中,宣稱「海洋台灣」的我們,不但親近不了山海,更不可能像夏威夷、峇里島等海洋國家一樣,從山海中去賺取大把外匯。結果?台灣人只能鎖在海島內,用心用力用情用生命去爭取對岸的陸客旅遊,更可憐的是賺得錢微不足道!

亞果遊艇-4 

亞果出任務了,這次出的是大任務,因為它可以給台灣不一樣的體驗,原來,海洋可以供給台灣源源不絕的生命,不僅是大把的鈔票,還有更多的外匯、更多的台灣體驗!

台灣加油,亞果加油,我們的好朋友寶蓮加油啦!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4123 
▲有台灣傘界LV之稱的李銘智董事長(左四)、陳進富總經理(左五)和阿祥(右一)在金山百年老厝杞豐居。(2006,鄭維棕攝影)►►►►►連結汐止文化網看更多訊息

文.攝影 / 鄭維棕

阿祥是我們在金山做社區營造的伙伴,從年輕到三十多歲,我們認識他十多年了。剛開始,這個年輕人因為住在金山,也在心路做過社工,幾個月後,他參加了一場金山老街的的深入之旅,結果在老街發現一間百年老厝,然後就愛上自己的家鄉,花了大錢租下這個看起來非常剝落,但卻充滿古樸之美的老厝。他們幾個伙伴拼了命把這個老厝整理起來,然後就把這個老街的百年古厝叫做「阿嬤ㄟ秘密花園」,也不管他們自己的口袋深不深。到底有沒有能力維持這個老房子是否可以順利的支撐下去,然後就做下去了。在這個資本主義時代,凡事向錢看的標準下,這些年輕人實在太笨了。

DSC04479 
▲如意古道健行隊到阿嬤ㄟ秘密花園(2006,左二為阿祥)

沒多久,我在金山老朋友,也是金包里教會的會友張立仁的介紹下,到了阿嬤ㄟ秘密花園看了一下,對於這些年輕人所做的非常感動。那時,我在有「台灣LV」之稱的洋傘達人李銘智董事長、一碩科技的創辦人之一陳進富總經理支持下,成立了一家亞杜蘭城市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杜蘭是聖經中大衛王走投無路之下躲藏的一個山洞名字,後來從這個洞中打出一個國王大位。意味著人生顛撥中堅持就有希望之意),在資金還很緊迫的時候,我跟李董事長和陳總經理報告,這樣的年輕人值得我們支持。當時,講出這樣的話是要有相當的勇氣的,因為公司剛開始,資金到位不到一半,事實上資金也不算充盈,在這樣的景況下,支持六位阿嬤ㄟ秘密花園的伙伴都有薪水,也讓我常常感到極大的壓力。然而,大方和愛惜人才的的李董和陳總,後來一口答應了。從此,阿嬤ㄟ秘密花園成為汐止文化網旗下的工作伙伴,我們一起努力推展金山的文化和旅遊工作。

芑豐居 

▲推展在地的單車旅遊。(阿祥/提供)

為了推展阿嬤ㄟ秘密花園,我設立了一個入口網站金山旅遊網,拍了大量的圖片、影片,大夥也寫了大量的文字推介。很快的,金山旅遊網點擊人數就擠爆了。然而,年輕的伙伴們,雖然也努力推展文化和旅遊,無奈老厝空間有限,只有兩間窄小的老房間,大量的人潮參觀又沒有商品,結果媒體大量曝光,但收入卻有限。也因為如此,常讓我坐立不安,我一直想怎樣能夠找到好的資源串連?怎樣可以協助年輕人回金山的路上,開啟一條成功的創業之路?而且還是最艱難的文化創意產業!

特別是這個文創,年輕人回鄉的時候,沒有資金、沒有創業的經驗、也沒有人脈、更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在種種不利的環境下,還要從事文創,一般來講,都注定要面對挫折和失敗。而要從事文化中轉型變為創意產業,事實上,難度更高。面對競爭激烈的商場,如果要帶點文化的種子作為創意的產業,這個工作,簡直就是爬過重重的高山,困難度可想而知。

_MG_0359 
▲推展在地的金山海的旅遊。(阿祥/提供)

後來,阿嬤ㄟ秘密花園面臨資金的困難,壓力接踵而至。做為汐止文化網的負責人,在資金壓力下,無力回天。對於李董和陳總,我也有說不出的歉意。畢竟,投資沒有收穫,不管什麼樣的理由,都要自己嚥下去,實在不能講任何的理由啦。

也感謝李董和陳總的寬宏大量,即使這些年輕人的阿嬤ㄟ秘密花園沒有成功的返鄉開花結果,然而,十多年的歷練,這些伙伴都逐漸開花結果,在金山各個領域,經營不同的產業,有人經營民宿、有人在法鼓大學工作,有人在阿原肥皂坐著重要工作。其中,阿祥的成長最令人刮目相看,他不僅拿下天一方溫泉會館,手中更握有至少六間的民宿,還有在金山老街也跟人合夥做不動產,甚至與人一起經營在地的幾個農場。

校長 

▲金山國中小的校長也到阿嬤ㄟ秘密花園參觀(阿祥 / 提供)

這樣的結果,也真是讓人感到欣慰。雖然我們在社區營造和文創產業中,沒有在十幾年前開出結果,但是,我們看到這些年輕人,因為寬容大度的李董事長和陳總的愛護,投資在他們的身上的錢也不算多,但他們卻栽培了台灣在地的年輕人,當他們返鄉的時候,充滿著理想把百年老厝留下來的時候,面臨斷炊的危機,在地人卻不怎麼珍惜的情況下,兩位事業伙伴卻大方的支持,讓年輕人在歷練磨瘁中,終究走出一條康莊大道,這樣的胸襟和氣度,真的值得我們為他們喝采。也要感謝他們在最適當的時機,願意投資在年輕人的身上,讓年輕人總算可以有機會在風雨險阻中,走出一條創業大道。

heaven 

▲阿祥經營的天一方溫泉民宿餐廳。►►►►►點擊這裡看最新的蘋果日報報導

傘界LV的李銘智董事長,真的是我們政府學習的典範。當我們每年投注這樣多的金錢在文化活動或文創產業,我們真的要檢視,我們的錢真的是在培養台灣下一代的人才?我們讓年輕人有希望?我們給這些年輕人什麼典範?想想,這樣的實際經驗,我們創造了什麼樣的環境給年輕人?真的值得我們深沈的反思!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豪年 
嶺南派繪畫大師歐豪年(中),作者鄭維棕與兩岸畫家羅彩琴。(台北)

文 / 鄭維棕

○歷史的張力

嶺南,廣東,遠離漢民族正統的黃河流域,向來是仕宦被貶謫流放後的失意困窘之所。五千年迢遙中國歷史中,韓愈、劉禹錫、蘇東坡……一雙雙文人落魄之眼,依依望向京城,向君王也向大漢文明表達戀戀切慕。

然而在這道道地地「天高皇帝遠」的「瘴癘之地」,生命自有一份不得不的豁達,蘇東坡照樣腆著肚子大啖荔枝,其欲罷不能之態讓荔枝的甜美流蕩在詩詞之中;功名心切的韓愈,只得收起道學的偽裝,埋首寫他的古文,於焉他標舉的古文運動,撼動了胡漢交融正熾的長安城,更影響及宋、及元,乃至一長頁儒家士子的漢民族中心意識;至於劉禹錫呢?「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恐正是夫子自道吧?「變」,正是最恆常的不變,歷史如此證明,人生的際遇也如此訴說。

  這便是嶺南,是漢文明的華麗與邊陲的冷落相遇之處;也是人生高蹈昂揚之際,驀然背後伸出一隻手,狠狠掐住脖子,以致必須由丹田肺腑把最後的生命能量迸發──衝突、死亡與新生,十足十的戲劇張力,詮釋著歷史中的嶺南。 

奔流澎湃的黃河文明,以急遽收斂之姿停歇於此,於繪畫上形諸明清之際的是嶺南畫派的成形,花卉草蟲,默契自然。其所作,野逸清麗,不讓五代徐熙專美。加上地處東南沿海,吸濡了東漸的西風,把歐美寫實與中國空靈融合於一,至於其山水畫作之隔山畫風遂變,又納盡時代胸懷,由野逸清麗而為蒼莽雄恣,在在形成了嶺南畫派的特色,而得與京津畫派和海上畫派三分天下。

○時代的浸濡

以技巧視角來看,嶺南畫派頗得惲南田之神韻。由清初的居巢、居濂二位大家,開啟了畫風之後,至高劍父、高奇峰與陳樹人「二高一陳」時,曾特別取經於日本,取法了日本的「折衷畫風」,自始調和中西藝術、以及勇於變革創新的精神,於焉成為嶺南畫派創作的基調。

歐豪年何許人也?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二高一陳」;迄至二代趙少昂、黎雄才等人之後的第三代傳人。溥心畬、張大千和黃君璧,被喻為「渡海三家」,而歐豪年則相提並論為:「渡海第四家」,足見其畫壇巨擘角色。

他固然承繼了嶺南畫派中西兼蓄的繪畫張力,然而對藝術投入的狂恣,以及抓住本質的創作策略,更致令他可以打破中西門戶之見,以致英才早發,縱橫畫壇達半世紀。

讓我們循著人生蜿蜒的長河,來俯瞰一代大師的養成經過吧。

1935年,張學良與楊虎城挾持了蔣介石,這即是近代史著名的「西安事變」,於今日觀看,此事件也是1949年,新中國之所以創立,蔣介石退守台灣的遠因。時代如此動蕩,魚塘環布的水鄉之地──廣東省茂名,卻是匕鬯不驚,閭巷之間自有一份安實,這便是歐豪年出生的時空。其先祖父熙元(子純)公,父鐘崙(毓崑)公,母梁培玉太夫人,均為書香世族,深知境教的重要性,特地請了老師教讀經史國學。加上廣東沿海向來對歐美事物,不吝吸納,因此他自幼即閱覽各式西方藝術的文章,例如《東方雜誌》即是必讀刊物;而身為家中唯一男丁,很理所當然的便成為父親的小跟班,出席各式風雅場合,促使他有機會接觸到來自大江南北的畫家。

多年後歐豪年回溯自己的童年,對於十歲時,嶺南畫派的作品映入眼簾之際,如此瀟灑、生動,仍掩不了驚豔之感,從那時開始,他便對其師趙少昂和其畫作有了印象。

當心理學家在探討生命初期之經驗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時,歐豪年的經歷顯示出,家世之雍容對於養成一個飽蘊文化深度的畫家的重要性,那是一個由生命早期的涵養所形成的根柢,賦予了意識底層對藝術文學無法取代的敏銳及厚度。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歐家移居香港。兩年後,昔日為歐豪年所心生仰慕的趙少昂適遊歐返港,於是十七歲的他成為入室弟子,到趙少昂的「嶺南藝苑」讀書畫畫。

他,如同一隻飽舐中華詩書墨汁的毫筆,緊抓住親炙大師的機會,企盼生命之毫一揮而就。

自古藝術家,不乏居陋室以致讓每一分能量,迸發殆盡最終凝結為作品;但亦有天縱英明,人生彷彿是一展演的舞台,用來向世人表現其藝術天份之厚,歐豪年基本上即屬於後者。四年後,歐豪年年方二十一歲,便開始嶄露頭角,開畫展的地點,從東南亞、日本、香港一直擴展到美國、德國。但真正受到重視,卻是1968年時他應台灣歷史博物館之邀所舉行個展,當時曾師從黃君璧等大師修習山水畫的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看到他畫的《八駿圖》,十分欣賞;第二年《八駿圖》與其他八幅畫作,被當時蔣介石政府收藏到陽明山中山樓。

○師承的審視

畫作緣何得宋美齡女士之青睞?某個程度和歐豪年當時的畫風有必然關係,彼時盡管年輕,但畫風已經由純粹的嶺南畫派漸次變異外溢,於嶺南派的穠麗秀逸之中,竟又融入西方光影變化及透視技法,如此新鮮特出又不失規矩,難怪吸引了自大陸遷台的國民黨人士對神州的孺慕。

這與是時歐豪年遊歷歐美開個展的經驗有關,他好奇、喜創新,作畫視野擴大之餘,也以他山之石對山水畫之變異展開思考。試問,嶺南三傑何以要往日本取經?他們的用心是否已不只是繪畫技法的範疇?而應拉高到文化層次來度量?他們僻居廣東一隅,卻不故步自封,知曉世界改變,中國也要改變的現實,也因此當他們主張以西方繪畫寫生來代替臨摹時,無疑便是把技巧琢磨的視角,從中國外擴到世界。而關於三傑特重的臨摹,歐豪年強調:這不是一時的流行,而是獵取文藝復興的西方藝術所注重空間關係與立體認知的學問。是對中西技法全盤綜理、篩濾之後之所得,藝術工作者必須放下固有繪畫理念,彷彿伸出的手掌,唯有五指放開才能容納更多,也方才能夠蘊生出嶺南畫派並致令三分天下的原因。清代中葉三傑如此,到了二十世紀,身為一名中國山水畫之傳承者,豈不也當如此嗎?先世大家的啟迪,促使歐豪年便這種態度去吸吮他國藝術菁華。

他坦言:「嶺南畫派之所以又稱折衷或折中畫派,便是要把古人的工筆與後人的意筆,二者鴻溝彌合折衷,也把吳派山水與浙派山水的門戶之見打破,如今把中國與西方的門戶之見,打破又有何不可呢?」何況綜觀中國繪畫史,被評為「怪」者,往往是時代之先行者,如梁楷的潑墨仙人畫中所揭示的自然性;如唐寅、林良、石濤、八大山人、弘仁和髡殘,以及所謂的揚州八怪,他們為花鳥畫及風景畫注入一股新的精神力量。時人無以名之,是以謂之怪,「怪」,事實上即是創新、即是變、即是以文人的敏銳,叩問僵化的畫壇,進而注入生命力,而這即是中國繪畫史能夠生生不息的動力。面對二十世紀中西交匯的空前契機,任何可以使畫面生動、有力的方法,嶺南畫派都當採用,不只是革新,而且是創新、再創新。

務實、擺脫門戶之見、藝術至上……這種基調貫諸嶺南畫派諸大家之中,迄至歐豪年更是呈現大開大閤之姿,以致他的創作方式相容西方學理,既豐富了嶺南畫派的藝術表現力,也讓此畫派躍升成為東方藝術的主流。

嶺南畫派向來強調「時代趣味」,遑論標舉打破局限的歐豪年,也因此他信手拈來均是題材,俯拾即是生活情趣。偶然獲得一顆南洋來的椰子,便欣然詠出〈南洋椰果〉:「南邦椰有果,果碩而味可,試剖取為瓢,平居時醉我。」穿著短褲汗衫、滿臉落腮鬍的德國芳鄰,便也不妨入畫;還有現代的車、船、飛機,乃至連山鬼、牧童,也因他的畫筆被賦予全新的風貌。他既詮釋了嶺南,更註解了二十世紀的山水畫。他固然是嶺南畫派傳人,更是嶺南畫派的「20」世紀傳人。

如此在歐豪年的態度中,我們俯瞰到,一代大師養成條件之二,是為「不拘」,是為「大方?隅」。

當彼得杜拉克喊出:「不創新即死亡」的企業經營經典時,殊不知中國的藝術工作者,如歐豪年之輩,早已透過一種既東既西的毀滅式創新,在藝術的灰盡中新生,如蛹之破繭、如?凰之浴火。

○亙長的影響

年方三十六歲的歐豪年,其人其畫作,在在吸引了台北中國文化學院(文化大學前身)創辦人張其昀的另眼相待,多次書信往返邀約,希望旅居美國的他返國培育下一代。正當瞻顧之際,曾任駐美代表的舊識葉公超勸他道,研究中國畫還是要回到中國人的地方,有根的地方容易成長。這句話打動了歐豪年,而於1970年,返台就任中國文化學院專任教授,自此春風化雨四十載;迄於2001年,受聘於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研究所任教,歐豪年對台灣美術教育及藝文發展,貢獻良多,「歐教授」,成為另一個繪畫大師之外的身份。

歐豪年之對學生,一如趙少昂之對年少的他。當年趙少昂圈點提示之餘,做最多的是鼓勵突破既有之格局,並在題材上尋求深化、廣化,歐豪年受益良多,也如此教育年輕學子務要胸襟開闊,不自我設限。特別是面對世界畫壇西方為主而東方為輔的態勢,學子切不可自暴自棄,也不可崖岸自高,反倒當自尊自重,以一種海綿般的吸納力去浸淫歐美畫藝,這種態度為的是做準備──準備迎接一個中國繪畫具有言說權的當家作主時刻的到來。在個人的修為上,他鼓勵學生詩書根柢要厚,如此畫作才不致流於單薄,表現才能飽滿豐潤,當一個人飽吮唐詩宋詞漢文章,那麼靈感便會源源不絕,他的畫作《寒江釣雪》,即來自於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歐豪年道:「吃住在船上,去從事釣魚的生活,在我筆下也才因此畫出這樣的操作。」

此外如〈竹林七賢〉巨幅大作,所呈現之逸士風範。至於屈原、鍾馗、李白、蘇軾等,或國劇人物如李逵、武大郎等,以及古代故事,例如張僧繇的「畫龍點睛」等,歐豪年以畫神交古人,他自栩,畫古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種方式,讀古人的書,模擬古人的神貌,重溫古人的思想,可以體會更多,增加自己的修養。

這些理念正是歐豪年教育的核心價值之一,對當代台灣畫壇影響既深且遠,他的學生往往熟諳詩書典籍,想到山水畫,便想到中國文化,這種印象深烙在時人的心中,不得不歸功於歐豪年的教學有成。

也因此一代大師的養成,是否也需要第三個條件呢?是透過身教,讓自己的理想,不只停留於個人,而是透過教育,讓時間軸能?長,一代復一代的傳下去。

○兩岸的關懷

日本藝評家河北倫明曾稱道:「歐豪年的畫風,如以日本近代畫家相比,則比較接近竹內棲鳳,但是棲鳳畫風較為細緻奇逸,豪年則雄厚豪放,也許這就是中、日兩國民族性格上的差異之處。」這句評論以棲?之細緻奇逸對照歐豪年作品的雄厚豪放,再對照嶺南畫派的中西並蓄、穠麗清雅交融,嶺南畫派之第三代傳人,作品是如此中國,卻又如此非典型中國。

這樣的畫風新穎之餘,自有一種來自文化深層的感染力,越是對中國文化體會越深者,其感動力越強,台灣已故政治強人蔣經國曾為之讚嘆不已,並因而與歐豪年以畫結緣而成好交情。政治強人如此,歐豪年以其既是畫家,又是詩人的身份,與台海文人盡有交遊,也經常透過畫作唱和,如〈江兆申畫叢蘭配餘墨虎拙繪遂以吉語〉中,江兆申畫蘭、歐豪年畫虎並題之:「虎有山君德。蘭為王者香。矜莊斯見致,靈秀更呈祥。」至於日本詩社友人,也經常與歐豪年以詩畫往來。「東瀛物語憶菅公,萬裡飛梅一夕風,自是天心酬志節,故教花萼作飄蓬。」即是他感懷日本漢學先驅菅原道真的詩句。

身為一名知識分子,歐豪年劍膽琴心,充滿著儒家積極入世的治世態度,往往知其不可而為之,他曾在〈應邀題蔣經國之畫作〉中吟道:「高枝天表風霜冷,藉聽民間疾苦聲。」希望政治領袖能更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體察他們的喜怒哀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日聽起話這種談話不算特出,置諸經史子集,也不過沿襲儒家士子之觀點而已,然而設若把這段談話,放到昔日知識份子動輒因思想犯而鎯鐺入獄的台灣戒嚴時期來看,這已經接近「勸勉」、「提醒」,遑論〈應邀題蔣經國之畫作〉而題之文字,「犯顏直諫」的後果,無疑可能干冒執政強人之大不諱。

迄至2014年歐豪年年逾八十之歐豪年,仍是鐵錚錚一條漢子,對於甫成立之文化部,他在演講中直言,文化部的成立不應只是為了行銷台灣而設立,應超脫世俗功利以培植藝術人才,經營民眾審美素養為目的──這段話正是他作育英才四十載的寄掛所在。

面對台灣內部動輒被挑起的藍綠對峙問題,歐豪年某種程度有著傳統文人的理想與浪漫,他無視於自己於畫壇地位,早已無需討好任何一方或被迫表態,但他仍數度於媒體中大談「兩岸本為一家」大中華理念,有鑑於目前中國大陸和台灣交流日趨頻繁,更在贈與習近平的詩畫中寫道:「中華兒女盼河清,臺北今欣淡水平,山麓松高梅竹茂,歲寒耐雪共嘉盟。圖成大幅亦從容,畫水畫山任折衷,海宇同心深願景,雖雲異壑實同峰。」海晏河清可期,但文化交流不妨為之先,為之在雲異壑處,堆疊建構起愈來愈接近的兩岸思維與文化態度。

於是在這裡,我們丟出形塑時代大家之第四個條件的探討,究竟是什麼呢?作為一個與歐公深入對話的作者,我要說那是一種先行者的視野,是一種面對當權者仍忠於本真的執著,也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持。

與歐豪年之畫作同樣動人的,正是他的高度。

 


畫作「斜陽歸牧,1985」(左),「漁家,1986」(右),歐豪年提供。

●由實入化,由技入神.......... 談歐豪年的繪畫美學

○文 / 鄭維棕(作者為美學與文化評論家)

「萬人鼓譟懾吳儂,猶是浮江老阿童。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這是嶺南派大師歐豪年在《觀潮》畫作中(1996年,水墨,125CM╳64CM)引用蘇軾的五絕句。在這幅水墨畫中,捲起的浪潮拍向岸頭,站在岸上的老人,在浪潮中依舊望著站立無懼,屹立不搖的搖指飄渺的遠方。

歐豪年出生於廣東,一九七零年才定居臺灣。在台灣,歐豪年不僅被認為是嶺南派的巨擘,甚至在當今臺灣畫壇中,他也是被認為站在頂端的大師人物。「我生長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家鄉,從小這些自然的景景物物,都成為影響我一生畫風的重要走向。再加上從小就必須讀四書五經,書畫國學等等也都是必須學習的重要功課。」歐豪年雖然到十七歲才師從嶺南畫派畫家趙少昂,其繪畫題材卻非常多元,但因為他的國學底子也深厚,因此,從畫畫、書法到詩文,藝術成就也相當多元。

也因為出身嶺南世家,國學底子深厚,從小書與畫皆出於自學,又因為常從父親往來結交到各種文士,無形中讓他從小與一般的畫家不一樣,因為見識廣泛而眼界也特別高。因此,也讓歐豪年在開始師從趙少昂以後,就開始顯出繪畫的才氣,蘇軾的「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最能道盡一個天才的畫家,如何為了走到潮頭的高頭,在越山渾渾的浪花中,找到一條衝向浪頭高點的道路!

● 解衣般礡,意在筆先

在《莊子》一書中,有一個著名的宋元君繪畫的故事: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礡,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宋元君要畫圖,許多畫師要受命揖立一起,恭恭謹謹的嘴裡啣著筆尖,手裡還要調著畫盤,只有一個畫師,最後才到,舒緩舒緩的走著,受命揖拜後便直接到畫室去了,宋元君派人看他時,他已經脫下衣服裸體箕踞盤坐(解衣般礡),宋元君反而稱讚他是真正的畫家呀!

這段故事後來被許多人引用,並且說明藝術創作過程中,一個人精神解放狀態及「意在筆先」的思想。李天甲在他的《中國畫論》裡說道:

意在筆先,乃繪事要訣。然弗格物,意無從生。莊子說畫史『解衣般礡』,誠得畫家之詣。格姿會意,胸儲造化,意景相成,萬象自生。心有主宰,不為世俗譏縛。 

意在筆先,繪事要訣,也就是說,中國的繪畫伊始,就是強調內心裡的那個「意」,必須走在畫筆的前面。觀念要當作領頭羊,工具(筆)要跟著觀念走,這是繪畫的絕招,更是「高招」。意念、意思、意想、意志都是指向「心靈面」,也就是說,「心靈面」必須領導技術,畫出來或寫出來的作品,能說話或能夠構化一種思想或意念,比畫的像不像或畫的好不好還重要,也就是意念比技術或工具還重要,而這也成為幾千年下來中國繪畫的精髓所在。

台灣著名的畫家江兆申曾論到歐豪年的畫作時說道:「作畫對即事獵景,遠近取勢,有獨到之處。所以對畫的經營位責,也特別出色。」,「即事獵景,遠近取勢」,這是中國繪畫的「解衣般礡,意在筆先」的傳統功夫,也就是說,歐豪年畫作中保持了中國繪畫的境界,繪畫的功夫在獵與勢,不在精準與巧計,勢到了,意跟神就湧現出來了,千軍萬馬之姿就把人心抓住了。正如張大千說歐豪年是「纔一落筆,便覺宇宙萬象,奔付腕底,誠與造物同功。」

● 空間擬感,胥易技係

然而,傳統的中國畫,由王維所開展的「輞川圖」及「江山雪霽圖」,揉合「自然清美」與「人文精神」的事界,興起了文人畫,給繪畫注入新的人文生命,提升了中國繪畫的境界。因為這個緣故,畫家作畫,寧可妙而不立,重在對自然景物的神妙的捕捉,以達到精神的相應,而不願用盡技巧,把自然景物完全描摩於畫作上,更不願落入「匠」氣的俗套中,讓畫作變的徒有形象卻沒有精神內涵。

清方士庶〈天慵菴筆記〉中就說道: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景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衡是非定工拙矣。 

陳姚最的《續畫品》中亦說道:

湘東殿下,天挺命世,幼稟生知,學窮性表,心師造化,非復景行所能希涉。 

一個人在繪畫時,師習自然景物於畫布上,到了完全瞭解通透後(也就是莊子所說的「物徹疏明」),可以筆之於畫布上,最大的麻煩,便是被物所累,為技術所係(胥易技係)。雖然技術可以到達最成熟的境界,但是,為物所累時,卻無法擺脫「物累」得陰霾,更無法達到神遊的境界,這時「匠氣」就出來了,「匠氣」一出來,就被「俗氣」所綁,一變俗氣,作品的生命力就沒了,創意也沒了,沒有創意和沒有生命力的創作,還能算做藝術嗎? 

擁有深厚國學底子的歐豪年,同時飽含西方繪畫美學理論的薰陶,對於傳統中國畫的「解衣般礡,意在筆先」並不能完全滿足,他對於西方繪畫的現代「空間感」也深有所感。「繪畫不能離開空間,空間也是繪畫生命的一部份!」歐豪年說道。因此,拜師之後的歐豪年,涉獵繪畫理論更為勤勞。他的老師趙少昂更是?細靡遺的親授嶺南派絕技,而歐豪年也細心的在繪畫的「肌理」、「透視」、「空間」等踏實的摸索。這樣的際遇與學習,讓他同時擁有中國傳統技法的「意在筆先」的「因心造境」的境界,同時,也在西方美學的空間技法中,找出一條含蘊空間美學的「以手運心」的實境之學,讓空間具備擬感(擬人化之感也,非自然實境之冷感),著著實實的技巧卻又不會被技藝所綁(胥易技係)。柔和東方的意境之學又兼具西方重視技藝之法。由實入化,由技入神,開創了歐豪年獨特一格的嶺南之學!

........................結〈台聲雜誌〉之原文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姚添進2015-11-21-1

汐止鐵工文化達人姚添進。(文 / 攝影  鄭維棕)

汐止鐵工文化達人姚添進,近日將其蒐藏的珍貴老照片與契約文書整理,並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一本《汐止的老契約文書與舊照片》。同時,將從12月1日至12月31日止,在汐止區公所的一樓走廊,舉辦一場「姚添進的水返腳老照片之旅」展覽,歡迎汐止鄉親參觀。

IMAG2511  

姚添進本身是開蓋厝的鐵工廠,長期幫許多汐止的鄉親蓋厝拆厝,因而常常是第一手接觸到許多珍貴的文物。特別是汐止過去遭受許多淹水災難,許多珍貴的文物被沖毀。許多老房子更崩塌損毀。因此,常有許多在地的老住戶找他修理房子,因而,姚添進就接觸到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老照片。經過幾十年的蒐藏,總算開花結果,他把部分老照片整理出來,並由蕭雅玲教授協助編輯出版了《汐止的老契約文書與舊照片》,也歡迎汐止鄉親12月1日以後,到汐止區公所一樓走廊,欣賞這些珍貴的老照片。

IMAG2515 

IMAG2518 

IMAG2519 

IMAG2522 

IMAG2523 

IMAG2528 

(照片提供 / 姚添進)

姚添進2015-11-21-6

在地文化工作者胡朝進老師與姚添進合影。(鄭維棕 / 攝影)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紹馨

 

(照片取自台大社會系網站)

        出身陳家的陳紹馨(1906614日-19661116日),是台灣第一位取得社會學博士的社會學家,也是陳定國後代中,少數從事學術研究,且在台灣學術中擁有重要的貢獻後代。

  陳紹馨是曾擔任汐止街長的陳定國次男。1919 年,陳紹馨自汐止公學校畢業,並進入臺南商業專門學校就讀,受到台灣第一位哲學教授林茂生的影響而加入臺灣文化協會,1927年,陳紹馨負笈日本,先就讀日本大學預科,1929年考入日本的東北帝國大學法文學部社會學科,專攻法學與經濟學,並追隨日本的社會學研究先驅新明正道門下,1932 年畢業後留在該校擔任助理。其後為了幫助父親經營在高雄縣大樹鄉的農場,1936 年返臺。

圖說:前排左起廖進發、余祖添、高佛成、陳定國、唐連彩、羅水吉。後排左起:簡來成、闕三河、鄭貴、陳定涼、高水、李新添

  1941 年《民俗臺灣》創刊,陳紹馨名列發起人之一,先後曾以本名和日本姓名「山中彰二」發表多篇書評、民俗論文。1942 年,陳紹馨應岡田謙之聘,擔任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的約聘人員,回到社會學研究的道路。戰後任教於臺灣大學歷史系,講授民俗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課程,是該校民俗學研究室的負責人,並主持「南方文化研究會」。

 1949臺大考古人類學系成立,陳紹馨為創系的元老級教授之一。1952 年,以聯合國學員的身分前往美國、加拿大研究社會調查。1957 年,以《臺灣的社會變遷與人口變遷》取得日本關西大學博士學位,為臺灣首位社會學博士

  1960年,陳紹馨返臺,參與龍冠海、楊懋春、郝繼隆、衛惠林等學者共同創立臺大社會學系。陳紹馨在臺大所開設的課程包括:社會學、人口學、民俗學、人口問題、人文區位學、社會調查、社會研究法、都市社會學、現代社會學說、中國社會制度研究等。

  1962年,擔任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曾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 1965年發表〈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研究室——臺灣〉一文,指出臺灣研究的意義。1966 年,擔任行政院戶口普查處指導委員。1966 11 16 日因癌症病逝,享壽六十一歲。(文 / 鄭維棕 ,資料參考台大社會系網站、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汐止鎮誌、陳定國後代口述等)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敏2

 這張照片是黃敏生前在他的汐止錄音室留下的珍貴身影。(鄭維棕 / 攝影)

汐止台語音樂創作國寶級的資深音樂創作人黃敏(黃東焜),於2012年6月12日傍晚在睡夢中逝世,享壽85歲,留給汐止人無限的懷念。

黃敏原名黃東焜,生於日治台灣臺南州臺南市,高等科畢業後,曾被其父送進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從業員養成所。1944年還曾帶領志願兵20人赴菲律賓馬尼拉作戰,並在1946年返回台灣電力公司就職。

1947年,黃敏隨作曲家許石學習樂理。到了1962年,他為唱片公司創作台語電影《碎心戀》同名主題曲,從此,讓黃敏聲名逐漸響亮。1973年從台灣電力公司退休後,他陸續擔任海山唱片公司的文藝部主任。讓黃敏的台語音樂創作在流行音樂界開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了2011年,因著黃敏在台語音樂界的貢獻,政府特別頒給他金曲獎的特殊貢獻獎。

黃敏由於受日本教育,他的創作一直受到60年代日本演歌的影響,音樂創作開始是以改編日本演歌為主。70年代,因為政治的關係,台語的創作受到嚴重的擠壓和限制,他也寫了一些國語歌曲。一直到80年代,黃敏接手了洪榮宏的唱片製作,為洪榮宏編寫創作了一系列歌曲,並以《一支小雨傘》發行,讓洪榮宏奠定了台語歌天王的地位,也因為這個緣故,許多台語紅牌歌星陸續一直找他合作,讓黃敏寫下了許多著名的台語暢銷歌曲,許多人至今郎朗上口。

他的製作的專輯超過6百張,包括、《一支小雨傘》、風醉雨也醉》等。黃敏不僅是台灣台語音樂創作的教父級人物,更是汐止人的光榮,如今已經隨鶴而去,令人不勝懷念!(鄭維棕)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2355    

圖說:右起余勝村老師、宋志勇、金山文史工作者張立仁、鄭維棕(聶浮屏 / 攝影)

移居金山的汐止陶藝家余勝村老師,目前居住才剛發生大火,損失慘重的金山柴窯主人王春長的柴窯旁,在大火熊熊烈焰中跑出房外躲過一劫,現在花許多的時間,把他幾十年的陶藝作品,逐漸從倉庫中搬出,一件一件的重新整理裝箱。余勝村老師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這些作品徹底的整理一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出一本作品集,做為未來自己生命的紀念作,也算是對自己創作的一個省思與紀念。(鄭維棕 / 文)

延伸閱讀:

《人物誌》繁華落盡見真淳---側寫余勝村

王春長的金山柴窯付之一炬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鄭維棕    ○汐止文化網    ○台灣公益新聞網   ○實驗教育論壇

在汐止,提起蔡聰明幾乎老一點的汐止人大概都知道這號人物。有人認為他是賣房子的,有人認為他點子多,喜歡嘉年華會踩街,也有人認為他膽子大,跳森巴舞,穿的太漏,行徑囂張。總之,蔡聰明就是蔡聰明,就是很有個性的一個人。

 夢想蔡聰明3  

夢想社區的蔡聰明(鄭維棕 / 攝影)

 

蔡聰明當過里長,也是松原建設公司的老闆,在金龍湖旁一塊基地上,開始了他傳奇的崛起。二十多年前,他在他的基地上開始蓋起房子來,他給他的基地起名叫做「夢想社區」。剛開始,他是用很傳統的方式行銷他的社區,他辦了一份「夢想社區」報,透過夾報,把夢想社區的活動傳到汐止各個大街小巷,很快的,夢想社區在汐止從默默無聞的一個小社區,變成一個很有特色的社區。他也辦了一個夢想社區的基金會,在社區中搞起各種的活動,另外,他也找了一些外國朋友(如木頭馬丁等),在社區開起很有特色的店。又透過他的咖啡廣場,串起各種的國內外活動,從一個非常在地的社區,擴大成為一個國際社區,讓他在汐止名聲響叮噹。 

夢想社區3

 

夢想社區是汐止著名的社區,右邊的綠蔭也被房子取代了。(鄭維棕 / 攝影)

除此外,他更搞起嘉年華會的踩街活動,從一種汐止在地活動,走到台北的凱達格蘭大道,然後再到全省各地,從活動變成運動,讓他的夢想社區也變成一個響叮噹的社區。

夢想社區2

夢想社區舉辦跨年活動(鄭維棕 / 攝影)

社區名聲響亮了,連帶的社區的房子也水漲船高,一期一期的推出不同的房子,也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更有趣的是,其他建商賣房子,用傳統的海報、夾報、買廣告的方式,甚至大街小巷找人發傳單,房子還賣不出去,結果蔡聰明的房子,卻是炙手可熱,買他的房子,要「看他的臉色」,要登記、要篩選,結果房子比別人貴,買房的人還不一定買的到。蔡聰明行銷夢想社區,在所有建商中,真的別出一幟!

總之,蔡聰明就是蔡聰明,你喜歡或不喜歡,他就是汐止別樹一幟的蔡聰明!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許紹軒  照片 / 鄭維棕

大陸四川長江畔的樂山大佛是世界級的名勝,其實在汐止市鄉長路廿六巷的舊友蚋煤礦坑口附近,也有一尊刻在石壁上的佛像,法相莊嚴,是雕刻藝術家沈正庚得意的作品之一。

HTC desire 300 530  

沈正庚醉心創作(2015年,鄭維棕 / 攝影)

 沈正庚來自於宜蘭頭城海邊,生活閱歷豐富,因熟諳水性,早年在家鄉當漁夫,後來因為生活不易在卅六歲那年遷到汐止居住,從木匠幫工做起,也開啟了他進入藝術領域的大門。
 從盆栽到雕刻,沈正庚擺脫了匠氣的精雕細琢,讓想像力與創作力馳騁在木料上,從位在昔日友蚋煤礦三和坑口附近的居所「宜園」內部擺設看來,他的創作隨心所欲,人物題材表現細膩,從表情到肢體語言都有個性。

HTC desire 300 532  

一刀一刀刻出作品(2015年,鄭維棕 / 攝影)

 篤信佛教的沈正庚也把佛像列入創作,除了木刻作品,三年前他看中了住家旁的沙積岩石壁,一刀一斧地刻出了心中佛的形象,他說,所有宗教都教人向善,基督教說神愛世人,其實佛也是愛世人的。
 所以他在石壁上刻出的佛像,不但眼皮分單雙,耳長及肩,慈眉善目,還雙手環抱著一個地球。

HTC desire 300 523  

沈正庚的佛像作品(2015年,鄭維棕 / 攝影)

 除了莊嚴的題材,沈正庚也是相當有趣的創作者,在由樹瘤刻成烏龜的作品裡,筆直的陽具象徵,維妙維肖的模樣讓每位訪者啼笑皆非,嘖嘖稱奇。
 此外他還把藝術與商業結合,以「阿庚亭」、「引月塘」、「柏思雅敘」、「阿庚茶房」與「翠微草堂」等既莊且諧又雅的名稱,配合他親手料理的菜餚,展現出獨特的風格。

HTC desire 300 521  

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2015年,鄭維棕 / 攝影)
 儘管鄰近高速公路,在車來嚷往的吵雜中,沈正庚還是經營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鬧中取靜,怡然自得。
(作者為前自由時報記者)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 / 鄭維棕 
  攝影大師溫海濤說:「我想到如何達到作品的『獨特性』,有我的風格,以及『發現』一個瞬間特別的景象,如法國攝影家布勒(列)松所說:『決定性的瞬間』,或許用一般人不同的角度來取景構圖,說不定更能達到出乎意料外的作品。」看到溫海濤多年來的心血,總算出了一本〈夢幻山水---黑白攝影專輯〉,把山景實物,幻化的跟山水畫一樣,似乎溫海濤就是掌握布列松所說的「決定性的瞬間」,完成了他這本作品。

兆霞水返腳(封面)

兆霞水返腳(1997年,溫海濤)

 溫海濤,字揚波,號後山,湖北省天門市人,他的工作是「商人」,但他的經歷中,卻聞不出一點商人的「味道」,1996年就獲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的「豐富一夏、採荷、賞荷」攝影展的佳作,其後,從汐止文化藝術學會聯展,萬芳畫廊,一路走來,溫海濤完全不像一個商人,卻是比一般的藝術家還藝術家,而對藝術的堅持,也讓人見識溫海濤所以能夠在商場如戰場的環境中,依然能夠出版這本〈夢幻山水---黑白攝影專輯〉。

中正路375巷  

中正老街(1997年,溫海濤)

 溫海濤自己說,這幾年,為了追尋朗大師般的中國風味山水畫作,他可說從台灣一路到大陸的大江南北奔波。在台灣,他從北宜公路的小格頭二格山、汐止五指山、汐平公路、秀峰山、九份、北淡公路、關渡等,花了很大的力氣,就是為了找尋夢中的山水風味,讓攝影作品融合成為亦詩亦畫的境界。因此,即使再怎樣的身陷商場泥沼,他就是要完成夢中的山水風味的攝影作品。

14_大小  

夢幻山水(第一集,溫海濤)

04_大小  

夢幻山水(第一集,溫海濤)

 如今,他不但完成了,還讓所有藝術界的朋友「驚豔」,因為作品出奇的好,他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尼采說,他的作品都是用「心」和「血」完成的,看了溫海濤的作品,讓人有種跟尼采一樣的感覺吧!

邱文達 

萬芳醫院展覽(左起畫家羅彩琴、前衛福部部長邱文達、溫海濤)

照片 007

上海韓國大使館展覽後接受授證 感謝

1983年任職裕煒實業有限公司迄今。
1996年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豐富一夏、採荷、賞荷」攝影展獲優等、佳作作品。
1998年汐止鎮文化藝術學會聯展。
1998年汐止鎮文化藝術學會於中正紀念堂懷恩畫廊聯展。
1998年與廖友燦、汪源隆舉辦「賞荷、詠荷」三人聯展。
2001年汐止鎮文化藝術學會於淡水文化中心聯展。
2001年於萬方畫廊「小格頭特寫-北縣」攝影個展。
2004年於萬方采風畫廊「北縣風光」攝影個展。
2004年宏國展廊「童話世界-九寨溝」攝影個展。
2004年與汐止文化藝術學會聯展。
2005年於宏國展廊「秀我故鄉-汐止」攝影個展。
2005年於萬方美術館「夢幻山水-黑白專輯」攝影個展。
2005年於經緯畫廊「秀我故鄉-汐止」攝影個展。
2006年於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藝廊「夢幻山水(一)」攝影個展。
2006年於攝影天地No.355期夢幻山水(一)台灣風光篇p.25~p30紙上影展。
2006年於攝影天地No.355期夢幻山水(二)張家界風景p.26~p35紙上影展。
2006年三軍總醫院中央走道「夢幻山水(一)」攝影個展。
2006年汐止保長國小「汐止之美」聯展。
2007年三軍總醫院中央走道「夢幻山水(二)意境黃山」攝影個展。
2007年汐止宏國藝廊「夢幻山水(一)」大陸名山個展。
2010年美麗夷洲協會會長至今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 / 鄭維棕 
出生汐止市汐平路的蘇進隆,小時候就對石頭有極高的興趣。十三歲那年,因為輟學在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跟朋友打棒球,球不小心飛到一處玉石工廠內,膽子大的蘇進隆翻牆進去找球,結果在牆內的工廠發現大批的玉石雕刻,蘇進隆被這個景象所吸引,而玉石工廠的廠長,也是玉雕大師黃天來對於這個小子如此震驚的眼神感到好奇,不但不苛責翻牆進工廠找球,還讓這位輟學的小子在一旁觀看。而這一次與玉石的邂逅,改變了蘇進隆的命運,並成為黃天來的入門弟子,一頭栽進去玉石世界。

蘇進隆2  

蘇進隆不僅是汐止玉石雕刻大家,更是品茗專家,目前也在汐止大同路消防隊對面開設一家茶行,歡迎大家有空去坐坐

投入玉石雕刻的蘇進隆,恰好碰到台灣玉石雕刻的盛景時代,不僅國人對於玉石的收藏相當興盛,同時,由於台灣的玉石雕刻手工優美精巧,頗受日本人喜愛,因此,玉石的生產,供不應求,使這個產業興盛一時。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玉石的雕刻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在政府鼓勵下,到處以家庭代替工廠的方式,大量生產,造成玉市混亂,良窳不齊,也使得出口受了影響,逐漸讓整個玉市崩盤。置身玉石產業十幾年的蘇進隆,在玉市崩盤以後,辭掉工作,到東部旅遊時,發現原本過去以玉石收藏的情況逐漸改觀,許多人開始轉向收藏雅石為主,而這股風潮,也逐漸在台灣發酵。

回到老家汐止以後,蘇進隆更發現沿著基隆河所產的黃臘石,更是收藏家視為珍寶的雅石。從此,回到老家汐平路的蘇進隆,開始雕刻石頭,利用空餘時間,在河中搜尋珍貴的石頭,也讓他從玉石雕刻轉為以石雕為主,不僅在汐止享有極高的知名度,甚至許多人就以「石頭」相稱。

在政府開放兩岸交流以後,兩岸文化的互動越來越頻繁,也讓大陸藝品在台灣大街小巷充斥。而這個現象不僅讓台灣的藝品交易不斷淪陷,更使的市場的價格一落千丈。然而,從玉石雕刻的「匠」轉為藝術創作的「石頭」家,蘇進隆脫去了過去創作的「匠氣」,使得石頭不再只是刻的「像」,更讓作品展現一種不凡的神氣,幾乎讓石頭說話。

從玉匠變為石頭大家,蘇進隆即使在經濟非常不景氣的年代,依舊堅持藝術家對藝術創作的堅持,在汐平路依山傍水的住家,時常可以看到他一刀一劃的刻著石頭,把一塊一塊石頭變成精湛的藝術品。當您經過汐平路時,別忘了順便到「石頭」的家裡坐坐,不僅您可以享受好客的主人奉上的好茶,更可以聽見「石頭」說起一篇篇動人的石頭故事-------

汐平路咖啡172號

另外,蘇進隆的公子蘇峰儀,也2013年在汐平路的老家,開設一家「咖啡172號」的咖啡廳,在汐止算是非常有特色的店。蘇峰儀曾取得了英國的咖啡師認證,希望咖啡廳以最原味的研磨好咖啡提供給客戶最好的品味咖啡,目前已經成為通往平溪老街的汐平路上非常具有特色的咖啡廳。

蘇進隆72號

 

咖啡172號位於汐平路172號,歡迎大家多多到現場品嚐。(照片取自「咖啡172號FB」)


 

《172新鮮烘焙之現在有什麼豆!》(以下照片與文字取自「咖啡172號FB」)

1.巴西 摩吉安那 黃金日曬(中深焙)半磅$300
2.印尼 蘇門答臘 亞齊塔瓦湖 曼特寧(中深焙)半磅$350
3.肯亞AA 佳途麗麗 (中烘焙)半磅$480
4.瓜地馬拉 美妙莊園 SHB 水洗(中烘焙)半磅$350
5.哥倫比亞 梅賽迪斯莊園 水洗(中烘焙)半磅$350
6.巴拿馬 哈特曼莊園 水洗(中烘焙)半磅$380
7.巴拿馬 超級波奎特 花蝴蝶 水洗 40%藝妓(中烘焙)半磅$450
8.衣索比亞 耶加雲夫 瓦娜果處理廠G1 日曬(淺烘焙)半磅$450
9.衣索比亞 耶加雪夫 可可娜處理廠 水洗(淺烘焙)半磅$380
10.薩爾瓦多 大波特羅維產區 里歐薩可處理廠(中烘焙)半磅$400
11.尼加拉瓜 伊碧斯 寶石莊園 維拉羅伯種 日曬(中烘焙)半磅$450
12.哥斯大黎加 歐堤斯處理廠 比訊嘉莊園 紅蜜處理(中烘焙)半磅$400
訂購方式可於粉絲專頁留言我們將會儘速回覆
或電02-2648-3206(12:00~22:00)直接聯絡我們
趕快來下訂單~《滿2000元免運費》,還在等什麼!!
未滿2000運費如下:
超商店到店取貨運費$60、郵局運費$80、黑貓宅配$120
(此方案恕不得與店內其他優惠活動同步使用喔)

蘇進隆72號-豆  

文章標籤

Daniel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